返回

第二十九章,重伤不下火线的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二十九章,重伤不下火线的将军 (第1/2页)

    易安华(1900年—1937年12月12日),字福如,号济沈,1900年生 ,另一说为1899 年 [2]。江西省宜春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抗日英烈。历任排、连、营长等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在第87师任营长,后升任该师522团团长。

    1937年, 参加淞沪会战,随第87师围攻上海市区日军阵地,毙伤大量日军,遂升为该师第259旅少将旅长。11月,奉命撤退上海后,率部投入南京保卫战,担任中华门右翼阵地之防守。12月10日,在敌陆空军的联合进攻下,雨花台阵地被敌突破,中华门三面受敌,部队转而攻击莫愁湖方向之敌。在转战中,易安华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

    易安华就读于江西省立第八中学。1924年,他来到广州,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和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向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奋起迎击日军的进犯,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开始了。易安华所在的陆军第八十七师是中国陆军的精锐部队之一,奉命开赴上海,参加会战。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易安华亲临前沿阵地指挥,鼓励士兵奋勇杀敌,保卫国土。因他作战有功,由团长提升为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打得很艰苦、悲壮,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决抗战和抗战必胜的信念。但由于中国统帅部的战略错误和指挥不当,中国军队被迫撤出上海。11月中旬,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接着,日军分兵西进,会攻南京。中国军队进行了南京保卫战。从淞沪撤退后,易安华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