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七 缤纷世界觅瑕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十七 缤纷世界觅瑕疵 (第3/3页)



    我吃惊得睁大了眼睛,此类事情虽然在大城市也有,但没有这么离奇的。换个合同举手之劳,于情于理于法,都是应该的。房子如果迟交还可以说得过去,但连个合同都不给换,不是官僚主义,就是工作作风有问题。否则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的,至少要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说明和解决方案吧?

    官断十件事,九件民不知。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和特色。政府的行政作为能否在阳光下公开运行,也是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是民主和专制的根本区别。

    马叔看着也说,他说的这事其实我也知道。这其中就有我那个侄子的房子。他也是回迁户,直到现在也住不进去。他还是政协委员,民盟成员。即便是这样民主党派的人,连自己的权利也维护不了,也得跟别的弱势群体一样告状上访。

    真还有这样的事情?我困惑地问他,这是为什么?

    山高皇帝远嘛,侯耀儒说,每个官府的人都是土皇帝。他们把老百姓就当成傻子一样,本来是很有理的事情,错在他们自己,居然拿黑社会来吓唬他。驻村干部是维持正义的,很快就被收买了,跟不法村干部勾结在一起,胡作非为。上级让干部们下乡包点,但有些干部懒得去下乡,就弄虚作假,欺骗上级。我亲眼看见,扶贫局的一个女领导,就在前边公路上的那个拐角处,有一处移民楼,一些老人们经常在楼下的台阶上坐着聊天。她就坐在那些老人中间,请人用她的手机拍了一张照片,给领导汇报,说她是在下乡跟扶贫对像交谈,了解他们的情况。把上级领导当成瞎子和傻子欺骗。

    我们不是有各级巡视组吗?不是还有中央巡视组,这些人怎么敢这样无法无天?

    中央巡视组是不会到我们这样的小县城来的。市里的巡视县里的,县里的巡视乡镇的,他们是什么关系?上下级关系,被巡视的对像都是他们任命的,跟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好比老子下去检查儿子的工作,无论他有什么问题,临走都会拍拍他的脑袋,以后要注意啊,不要再给老子惹事了,收敛一点就行。你说有用吗?这种形式就是电子猫。

    他一针见血地说。

    什么是电子猫?我问。

    只能听见猫的声音,看不见猫的行动,只不过是吓唬吓唬而已。中央的政策确实是好,老百姓打心眼儿里赞美;中央制定的经是好经,但让地方上的歪嘴和尚念歪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卖经换钱,党中央的利剑,到最后一公里就成了强弩之末,根本就到不了那乡村里。别看村干部是选举的,但他们选举的时候都是有投资的。有投资就要有回报,就要产生利润。这是一场买卖,他不会赔本赚吆喝的。这种所谓的巡视,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这还真是个有思想的人,“卖经换钱”,就这四个字,就把反腐行贿受贿,利益输送,所有的就都概括得清清楚楚的。一语中的,切中要害。难怪说民间有高人。

    我心里想。

    那政府有那么多的监督机构,就没人管了?

    我问。

    管什么?有钱有面子的事,大家争着抢着管;惹人恶人的事,都一推六二五。你看那个梨花节,什么用也没有,完全就是劳民伤财。但大家都抢着争着去办,既有面子,又有实惠。哪个傻瓜自己花钱来看梨花?几乎所有来参加梨花节的人,都是被邀请的:不是名人就是媒体,要不就是高官,白吃白喝,临走还要领礼物。花着纳税人的钱一点也不心疼。

    他有一些愤恨地说。

    真没想到这样一个贫困县,居然也有所谓的节日。中央的本意本来就是要通过办节日搞旅游,拉动内需,带动市场的,说白了就是要让赚钱的。可现在很多地方——在全中国这样的地方太多了,比这规模更大,浪费更多的到处都有。办节日搞旅游,完全就是赔钱赚吆喝,就是胡折腾。正如这位侯耀儒老先生说的,完全背离了办节日的初衷,糟蹋国家的钱,当然也是纳税人的钱。如果让他们用他们自己的钱办这样的节日,恐怕除非把刀子架在脖子上!

    虽然我赚了一点钱,他说,我这是挑虫子的报酬。我挑的是蛀虫,虽然收了一点劳务费,但我收的心安理得。我一份儿材料写出去,甚至帮助他们去申诉,把他们成千上万的损失就挽救回来了,我收钱一点也不过分。对公益性的违反公众利益的事情,我实在看不下去的东西,我完全是主动去曝光的,不怕因此而使自己受到打击和伤害。向腐败分子分一杯羹,不能让他们把改革开放的红利全都吞了,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不怕得罪权贵,只要我不缺德,不违法,何惧之有?

    从侯耀儒家出来,因为离公路近,我们就没有开车,步行着往超市走。准备到超市买点东西以后,下来开车回家。因为在超市附近停车比较困难,我们边走边交谈。

    怎么样?马叔说,对这个人印像怎么样?

    一个真实的人。这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敢于挑战最强势的。如果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人,那些胡作非为的人多少会有些收敛的。我纳闷的是,他一辈子这样做,他把权力部门叫官府,官府的人怎么就没有收拾他?显然人家对他是恨得牙痒。

    我困惑地问马叔。

    我跟他是一点远方亲戚,他又是一个非常直爽的人,我对他太了解了。他有自己的底线,如果我要是官府的人,怎么给他定罪呢?他写的材料首先是真实的,不是假新闻;他没有跟材料上写的人收取钱财,不存在敲诈勒索;钱是他们主动给的,他又不是国家政府工作人员,也不存在行贿受贿的问题。两个罪名都安不到他头上,只能算是封口费。而他这个人又有他的底线,从不开口要钱要东西,给多少都行,绝不讨价还价。反映他们的问题,触及了他们的软肋,花上千儿八百去消灾,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顿饭钱而已。根本不算什么,根本不会把他怎么样。这就是他一辈子平安无事的原因。这就像是知假买假,主观上是为自己赚钱,客观上也打击了假冒伪劣,法律不仅不会对他惩罚,还要给予保护,道理是一样的。

    他分析着说。

    没想到你还懂法律啊,你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我困惑地问他。

    皮毛皮毛,只知道一点皮毛吧,全是你们央视上学的。今日说法,法制在线,你们的12频道,都是我每天必看的节目。看得多了也就知道了。其实看电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多看点反面的东西还是有用的:他人的教训就是自己的经验,这是一句非常有用的话。

    他深有感触地说。

    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我能够采访他从心眼里高兴,这真是一个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拥有的人,别说一般的农民了,一般的知识分子恐怕也没有他知道得多。

    今天你领我找这个人,还是找对了。要不然就不可能发现,我也不可能知道当前农村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我说。

    这很正常,马叔说,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只是多少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套用我们的伟大领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不过,他说,我对他梨花节的看法还是有一定保留的。因为我们的苹果和梨已经成了一大支柱型产业,几乎所有富起来的人都是果农。虽然我们种植管理没有问题,但销售却是一大问题。如果政府不大力推广,不大力宣传,知名度不够,销售不出去,我们就赚不到钱;如果赚不到钱,好容易发展起来的支柱产业,就可能由于打击了果农的积极性而毁于一旦。所以举办梨花节,表面上花了一些钱,但它是巨大的隐形广告,告诉世界上的人,这里有很好看的梨花,一定就有很好吃的梨。它的正面因素,积极意义还是不能抹杀的。

    我点头称是。

    我知道他读过不少历史书,不少是当代史,便问他说,什么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呀?

    主要是谈论到当时三年困难时期所存在的问题。老人家说,成绩是九个指头,问题是一个指头。可比较起来,现在同样也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不过这个关系是要倒过来说的:问题是一个指头,成绩是九个指头,有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而在过去,不能说没有成绩,但总体来说有成绩也是倒退中的成绩,成绩是一个指头,问题却是九个指头。完全跟现在相反。只要一个人真正了解了那段历史,就不会睁着眼睛胡说八道了。

    他深有感触地说。

    我点点头,知道他说得都是有根据的。因为我从他的电子书中看到,他对从民国以来的历史,尤其是现代当代史,几乎是了如指掌。也许比我们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都要知道得多: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一个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是没有资格对现实说三道四的。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街上最大的超市跟前。他指着超市边上的一片小树林说,这也是石礅交警,跟他报道的那个反面典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这是怎么说呢?怎么跟他报道的石礅交警是一回事儿啊?

    我说。

    当然也有区别:那个是挡住行走的人群车辆,让他们变得更加拥堵,关注度比较高。而这里是静止的,在闹市中心,寸土寸金。人一定是这里的中心,这里有这么一片空地,老年人没有休闲的地方,只能占了人行道,打牌下棋;自行车摩托车没有放的地方,占了停车道。而有这么一块黄金地段,却栽了这么多树,把人挤得没有地方去。而且正好在公共卫生间的旁边。卫生间一停水,这里就成了拉屎撒尿的地方。你到里边看看去,臭不可闻。这么明显的错误,没有人管。我们有那么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家苦于没有写的提案议案,这不是最好的材料吗?只要提上去,一个上午就能改正,但没有人关注它。只可惜我现在不干了,要不然我一定会写成议案报上去的。这么好的一块地段,让没有用的树,把人应该占据的空间挤走。这让我想起电视上曾经有过的一个报道。说有一个女生,她非常喜欢被子,就买了几十床被子。床上堆满了被子,搞得她没有睡觉的地方,只能在地板上睡觉。被大家嘲笑,说她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你瞧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跟这个愚蠢的女人有什么区别呢?

    我按着他说的走到树林跟前,往树林里一看,果然卫生纸大便,到处都是。人为地制造肮脏和垃圾,真不知道这些管理部门是怎么想的?怎么这么点简单的问题都看不出来,却让一个乡下的老农民看得清清楚楚。

    那你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不是以前的人大代表吗?当你写议案和提案的时候,总要给予解决的办法吧。

    我说。

    很简单呀,他说,现在不是老龄化社会吗?把这没用的木头房子和小树林全部拆除。在这里建几座小凉亭,安置一些座椅板凳,给离退休干部和老年人一个活动的场所,让大家聊聊天,打打牌,不要让他们占据人行道,阻挡大家的出行。你看老百姓对他们是什么评价!这么简单的问题,不知道他们怎么不能动脑筋想一想。在人与物之间,人一定是第一位的,物质是为人服务的。把这个关系要颠倒了,那可能脑子就出问题了,不是傻子,就是心眼坏了。

    你还真会用网络用语,真会赶时髦,完全超越了你的同龄人。

    我由衷地赞美他。

    不要光说好听的,他说,我是不是自己的心态有问题?怎么老能发现问题?发现人家做得不对的地方。怎么那么多大小人物,大大小小有文化有官职的人,谁也看不到呢?我这是不是非常危险?以后是不是不要多管闲事呢?

    不,我对他说,这跟你读的书多有关系,特别是读人文这方面的书。这些书就是分析社会分析人的行为的。别看他们职位高,学历高,你读过的书,他们未必都读过。不是你心态出现了问题,是你有这个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而他们都没有。想必这些城建部门,他们也想把这个城市治理好,要不然就不会栽上这么多的松树柏树了。只是他们不知道,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如何?在实用和美观之间,哪一个轻哪一个重的问题。他们搞不清楚,他们不知道,实用永远是第一位的;美观,完全要服务于实用。小树林是美化环境的,但如果把人挤的都没地方待了,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这种所谓的美不仅没用,反而是非常有害的。这就是读书多的好处。

    是不是所有的书读了都有好处了?他疑惑地问我。

    不是的。我说,现在的书太多了。古人说的开卷有益,现在却不能照单全收了:有的书不是开卷有益,可能就是开卷有毒了。读有害的书还不如不读。一定要有选择地读。你为什么水平比他们高?你读的书都是非常有用的,有社会价值的书。包括你看电视,上网听收音机,看电子书,跟他们看的读的都不一样。不是你的心态不对,而是你的水平和境界比他们都要高。

    我由衷地赞赏道。

    你算了吧,你别把我吹到天上去,我年龄都这么大了,要摔下来可就活不成了,你还是让你大叔多活几天吧。

    他半开玩笑地说,我们父子俩互相对望着,哈哈大笑起来,一同走进了琳琅满目的超市。

    他在超市里买了一些日用品,走出超市,旁边有一些小商贩卖农副产品。他走到左面卖粗粮的地方,买了几斤黄色的面。他指着购物袋里的面说,这叫秫谷米面,用石硙磨的,口感特别好,专门用来做糕面的,回去给你做油糕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