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再养一养 (第3/3页)
条件也一般。
现在住的这间屋子,虽然面积不大,但该有的都有,做起消杀也省药。不管是草熏还是药水喷洒,分到的东西就那么点儿,小空间使用正好,省下来的也有别的用处。
没必要换房,住这儿多好。反正也住不久。
因温故提供的图纸,村中几位重要人物时不时来这里跟温故聊几句。
温故与他们聊多了,对村里的情况也有更多了解。
尤其是那位青一道长。
道长又闭关了,和往常一样,没十天半月不会出关。但关于道长的话题,每天都在村里各家流传。
温故得知,道长刚来村里的时候,就给村民们祈福驱邪,驱出了蛊虫呢!
一颗丹药下肚,不少人就排出了长虫!
不知讲了多少遍,村老们说起时,面上依然带着惊骇。
温故很捧场,也跟着惊叹:“道长法力高深!”
他猜测,驱的蛊虫应该是这时代某种寻常的肠道寄生虫。
世道大乱之前,村人多喝生水,饮食生活方面也没那么多讲究,也没条件讲究。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感染寄生虫的几率很高。是后来为了驱邪避疫,才注意起来。
而引发这场乱世的,很可能是另一种危害极大的寄生虫,道长也解决不了。真能搞定的话,道长也不会躲在这个偏远村落,早就去傍大户了。
但青一道长也确实是个能人。
果真是个人才啊!
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专业技能?
这日,他去村长家开个小会。
村老们研究了几日坞堡图纸,不识字看不懂图解的人,也理解得差不多了。
建造和布防方面,需要温故过去商议。
温故对他们村落和本地的地形地貌不够了解,有些地方需要改动。
村里的人对防备野兽自有一套。
外面那些邪物已经不能算人,完全没有属于人的心智,而是与山野兽类相近,可以看作是一种威胁极大的猛兽。
但与此同时,乱世之中除了防备“野兽”,还要防备人!
村长和刘猎户总结了一些疑问,说给温故听。这两人比较有远见,一些问题也能问到点子上。
能怎么建,到哪里取材料,什么时候开始,以如今他们村里的劳力,建设进度如何,建设期间怎么防备邪祟,遇到幸存的难民该如何应对……等等,这些都需要考虑到。
参会的另几位村老,自认为对村子周围山石草木更熟悉,提的意见肯定更有用,纷纷发表言论,觉得自己此时真是太睿智了!
但是说的一多,思绪就乱,理不清,记不住,说着说着又安静下来。
发愁。
这么多事情,该怎么搞啊!
温故并未表现出半点轻视,认真听完,给出建议:“要不先做个……三年计划?”
如今这世道,也无人能预料接下来的发展。
时间太短,没有必要搞这么多计划。时间太长远,也不合适。
对他们来说,三年正好。
温故简单明了地解释。
村长和刘猎户表示赞同。
其他村老见状,这时候不多话了,跟着点头同意。唉,他们还是听村长和刘猎户的吧,前头怎么说,他们跟着做就好。
有了目标,就有了主心骨,能更清晰地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人在困难的时候是很容易迷茫的,找不准方向。
对于他们这些,大半辈子以田地为生的人,他们有力气,只要给找准方向,心就踏实下来了,有了盼头。
一时间,在座的几位对温故又多了些认同。
村长感慨:“还是你们读书人懂得多,这坞堡和这个什么……三年计划,就辛苦你了。”
温故对几位谦和一礼:“我兄弟二人得村中照顾,自当尽绵薄之力。”
另一位村老乐道:“什么绵薄之力,这是大大的用处!”
温故客套几句,在几位主事人心情正好的时候,随口提起似的,说想和那位道长探讨一下如何克制外面的邪物。
刚才还表示欣赏的几位村老,满脸不赞同。
村里两位重要的外来人士,一个是读书人,一个是道士。
村里人都带着敬意——读书人懂得多,道士更是神异。
若真要做个二选一,眼下还是道长更重要。
神仙事>凡人事
一位急性子的村老正要说什么。
却听温故又歉然叹道:“可惜,道长神异,专注道法,刚做完法事,必定是要调息一段时间,我也不能因这点事情去打扰。”
急性子的话又硬生生给咽了回去。
村老们面色稍霁,赞同点头:“是的是的!可不能去打扰仙长!”
还是温故这样的读书人好啊,不让大家为难。
温故试探完,体谅地笑了笑,不语。一副“我很明事理顾大局”的样子。
内心:我不去打扰,但是……
他自己跳出来就不能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