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再养一养 (第2/3页)
唉……
外面的气温明显开始降了,确实离原计划再次北上的时间很近。
但,就他们两个人,势单力薄,量小力微。还缺乏专业人才。
可惜看中的那位专业人才,成天闭关炼丹不出门,他想去跟对方交流一下感情都不成。
得想点儿办法。
秋风已起,时不我待啊。
温故练了会儿字,开始画图,写注解。
瞧了眼还剩下的,可怜的几张纸,温故顿了顿,提笔蘸墨。
啧,村长那里还缺些主观能动性。
下午,小刘猎户送餐过来,也看到了温故新出的几张图纸。
图文并茂,看上去很是高深!
就是……
“这些字是不是太挤了?”
小刘猎户也是进过学的,认识些字,但看到纸上那些大小不一,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文字,还是眼晕。
温故斯文地解释:“如今物资紧缺,还需省着些用。”
言语之间很是随和自然地抬手,引着小刘猎户的视线,不经意间看向那仅剩的几张纸。
小刘猎户满脸赞同地点点头,“是要节省”。
他没多说,但送完餐转身就去找村长:
“纸多来些!搜回来那么些好纸咱又用不上,难道留着进茅厕吗?”
村长!在这件事上可别吝啬啊!
咱可不想在图纸上看到那么多密集的字,跟捅了蝌蚪窝似的,看得眼疼。
于是,第二天送餐时,小刘猎户就带来一叠新纸。
“村长说了,让你别省着,该用就用,大胆地用!字写大些写清楚,温二哥你现在做的可是关乎全村安危的大事,别心疼这点纸!”
温故应下了。
这可是你们说的,大胆地用!
书法一道,需勤学苦练,笔耕不辍,可惜如今生存环境苛刻,条件有限。
有了一叠新纸,既能给村子做贡献,又能满足自己的那点小需求,双赢而已。
收了东西,事当然也要办好。
接下来的日子,温故的重心都在坞堡上。
如今这个世道,即便太平的时候,生产力有限,信息获取艰难,书香之家的家中典藏,所记载的也未必详尽。
温故生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后又成长于战乱之中,再融合身体本身关于此间世道的记忆,将自己的经历与知识进行本土化。
整体方面,他还画了个粗略的对比图——豪华堡寨版和乡土村落版。
大致框架打好,再给实用的乡村版做细致构建,第一版画稿就出来了。
小刘猎户如获珍宝,赶紧捧着去找村长和几位族老。
村长家里,几位重要人物都在,此刻正围着一张朴素木桌,看着那些画稿,迟迟不语。
他们也去过县城,听茶楼说书的讲故事提到过坞堡。
历史上,很久以前的王朝末年,或者战乱频发的地区,乡绅豪族会建起坞堡。
朝廷在边境地带,为了防御外敌,也会修筑堡寨。
生活在底层的村民,匮乏的知识和贫瘠的想象力,无法描绘那些都是怎样的东西。
如今,做梦的素材有了。
村长抿了抿唇,目光艰难地从豪华版,移到乡村版。
他们这破村子,当然比不上人家那规格。不管是乡绅豪族的坞堡,还是朝廷建的堡寨,都太过遥远。
温故画出来的几张图,他们可以选择能建起的垒壁,重新规划村内的场地和布防。
但……梦(野)想(心)还是有的。
村长和老刘猎户,都再次看向那张豪华坞堡图。
世道大乱,哪个乱世不是乱个几十年,甚至还有数百年的。
而在这里,周围这片地界上,也就只有咱们村子有活人的机会。
逃难过来的人都得听咱们的!
乐观点,长远考虑,或许哪一天可以把村子建成那样规模,到那时候,自己这些人的身份也都不同了吧……
嘶——
“咳!”村长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咳了一声提醒在场各位,“眼下,还是保命要紧。”
村中这几位,对温故给出的画稿非常满意,随后亲自给温家兄弟二人送了些珍贵物资过去,还问温故是否想要换一间大的屋子。
温故婉言谢过,说这里够他们兄弟二人住了。
他还站在村长的角度分析:“周围村镇或许还有一些零散的幸存者,就算没有,也可能有逃难的人过来。若遇到合适的,村里可以吸纳。那些空着的房屋留着,以后人多了都能用上。”
这话村长爱听,乱世里,他们这么点人口想谋求发展,可不太够。
一时间,村长看向温故的目光更亲和了。又送了些补身体的药过来。
温故喝着补药,心里琢磨着:他们住这儿,离村里几位重要人物都比较近,比如那位道长,他还想去走动走动来着。村里有什么动向,这儿也能第一时间察觉。
而村长所说的那几间空了的大屋,有点远了,房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