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梦萦岭破敌 金沙帮陷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二章:梦萦岭破敌 金沙帮陷局 (第1/3页)

    天地茫茫,自打记事以来初次下山的二人,一路摸索前行,只觉得这过程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趣味。夜里凭借着晚星辨别方向,时而向路人打听,时而借宿人家。期间每逢歇息时,伍灵显都会拿出那本于藏书阁密室中偶然所得的《五毒教史》来仔细翻阅。通过书中所记内容得知五毒教始创于北宋初期,后来中原侠客追杀魔教余孽至云滇,发现了五毒这一神秘门派,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中原武林高手退隐云滇,将五毒教武功完善,逐渐成熟的起源经过。书中也记载了历代五毒教主的相关信息,只是写到尹孤意这一任教主后就没了下文。伍灵显只知道从小听教主尹韬略常说当年五毒教遭到各门派高手围攻,前任教主尹孤意和当时教中的杰出弟子杜捷、董慕生而为前辈英勇牺牲,从而换来了五毒教后世的和平,尹孤意之子尹韬略也继任教主之位,于是便有了现今的五毒教。只是伍灵显心中隐约感到这其中似乎隐藏着某种蹊跷。但思来想去还是毫无头绪,只得继续往后翻阅着书本,看至关于武功介绍的篇章时,“五毒武功,毒与武相铺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以毒入武,以武驭毒。”几字率先引起他的注意。心中疑心更盛:“若真如书中所言,那教主这么多年来仅仅是确立了众弟子自身的本命圣物,除此之外让我们领会的驭毒之术少之又少,岂不是欺瞒于我们?”只见书中随后又写到诸种驭毒之术的技法,感到玄之又玄,妙之有妙的同时却也觉得书中一切似乎都合乎常理。于是当下便去觅得一条寻常毒蛇照着书中所记秘法将蛇毒练成粉,尝试着练起了驭毒之术。凭借着他自幼便爱独立思考的优势,不一会儿便已掌握了将蜃气化为雾来进攻的要领。这蜃气若是练到炉火纯青之时,不仅能重创对手,还可操纵打斗环境中的草木毒虫来进行战斗。见一旁的董圣夷看得模棱两可,于是细心为她讲解了此中缘由。自此,还未出得云滇时,两人便沿路采集毒蛇毒蝎以巩固自身实力、探索五毒武艺,同时也为日后改革五毒教的理想奠基。

    两人装作寻常的江湖伴侣行走在这江湖上 ,当然,听闻教主之劝,谁也不敢说自己是来自五毒派的,虽然也不知道如实盘出会招来怎样祸端。但两人还是小心为上。也不知这二人到底是为了去寻那教主命令的三味药还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二人一离开五毒岭便往北上,也不知他们是意欲寻草献教主还是故意想要走进中原。路上遇到三个打劫的小贼,也只使出普通的武功招式将其化解并打发,虽然过程麻烦了些,但总好过直接暴露自己身份招来四面八方的围攻。于是伍、董二人秉承着不暴露自己门派且一路不用毒药只凭武功招式胜人的原则,打退数个盗贼山匪。

    这一日,二人路过梦萦岭上一小村庄,只感腹中饥饿,口渴难耐,疲倦不堪。恰逢一打猎归来的老猎户,伍灵显便上前礼貌问道:“这位大爷,我二人长途跋涉至此,不知可否在您家中借住几日,晚辈二人定当感激不尽。”那猎户爽快的答应下来,随后便为二人引路至家中。之后的几日里,伍灵显继续看书领悟武功,悟透了便传授给董圣夷,并不时帮老猎户的妻子做些农活。两人在夕阳下嬉戏打闹,修炼中彼此温暖,那老猎户夫妇便像是家中的老父母一般,让伍灵显第一次感到类似于家的温暖,心中满是喜乐,即便此时练功修炼的过程再枯燥乏味,他也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来将其攻克,和董圣夷日渐情深意笃。

    伍灵显继续翻阅《五毒秘史》,看到书中一概念——“罩门”,又看到“欲伤其人,先攻罩门”,如此说来,这罩门的含义应该类似于要害。又看右边那页的附图,只见一条极类似于蛇的生物占据了整整一页纸,但因为此书年代久远,蛇的头部和尾部已经模糊得分辨不清,但见接近尾部的部位画有一个标记,这更让伍灵显摸头不知脑,他身为五毒教中灵蛇堂弟子,对自己本命圣物蛇的了解有时甚至胜过对自己的了解,心想:“如果这罩门是要害之意,为何又配上这一副古怪的图,蛇的要害也并不位于尾部啊。”他思维严谨,凡是自己想悟透之事,哪怕任何一点蹊跷都要思索明白。正当他在专注思考之时,那老猎户从屋里出来邀约伍灵显和自己一起上山打猎,伍灵显心想自己二人寄人篱下已有几日,吃住都在这里,不好推辞,便放下手头事务,当即答应了下来。两人随即收拾好家伙上了山,留下董圣夷和那老妇人在家中。

    一路上,老猎户和伍灵显谈天说地,从各种打猎趣事说到人生哲理,一如往常。到得山上,老猎户布置好了抓捕猎物的夹子及陷阱,便让伍灵显背着用以装打来的猎物的包袱悄悄埋伏在附近等候时机,自己则要去到下一个地点忙活。伍灵显就近择了一处草丛作为掩蔽,将那包袱放置于身后,便凝神等候猎物的出现。静静等待良久,风吹树叶和天上鸟儿的鸣叫声不绝于耳,但连半个猎物的影子都从未见到。正当他感到疲惫开始打盹之时,后颈上一阵奇痒瞬间将他唤醒,似是什么体型微小的虫子在爬,他立即顺手从一旁折了根树枝往后颈挑去,只见一只色彩鲜艳,斑纹独特的毒蜘蛛应声落地,他当机立断将其踩死于脚下。这几个动作使得行云流水、迅捷如风,几乎是在常人一眨眼的功夫内完成的。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只见自己左肩、右肩早已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毒蜘蛛和蜈蚣及其他诸种毒虫,他只好将自己的上衣迅速脱去并奋力扔下身后不远处的悬崖。

    一阵窸窸窣窣的细微声响又从那包袱内传来,他顺着声音看去,只见数只蜈蚣和毒虫及一只赤尾蝎从那包袱内向自己爬来,只见他向后一个跟斗,和这些毒物来开了约莫一丈多的距离,还未落地之时就已拾得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在手,才刚一落地,石头便已脱手飞出将那赤尾蝎砸得前体迸裂而死。又顺手拾起一块石头并将其捏碎于手中,一把将其分散掷出,将那些正欲爬向自己的蜈蚣毒虫一一消灭。待到确认那包袱内再无毒物时,他才走上前去查看情况。

    但眼前的一幕让他死里逃生的庆幸中也衍生出了后悔,适才砸死的那只赤尾蝎尾巴上有着大小不一的五个褐色小点,赫然便是那董圣夷送给自己的信物,在五毒岭上和自己朝夕相处过数月的夜逢!看着夜逢碎裂的尸体心中倍感怜惜,正准备将其尸首收拾了去埋葬时,突然想到一件关乎董圣夷性命的要事:“那日在五毒岭上,是教主亲自将夜逢没收了去,今日又再次伴随着各种非我本命的圣物出现,显然是发现我拿走了《五毒秘史》想要取我性命,这老猎户一定也已和他们串通一气,以打猎为由将我骗至这山上,此刻《五毒秘史》还留在董阿妹身上,莫非她已经……”想到这里便不敢再往下想,立即拔腿朝山下飞奔。

    还未进到老猎户家中时,已听到激烈的打斗声传出,他跃进院中,只见天蛛堂的具天隐、玉蟾堂的方玉臻、风蜈堂的景风雷三位得名弟子已将董圣夷打翻在地,那老妇人也早已不知去向,只听那三人喝问道:“快把《五毒秘史》出来!教主还可以考虑从轻处置你们!”

    伍灵显看见心上人被欺,不容得他们再说半句话,虽没有武器在手,也纵身加入了战局,赤手空拳和那三人斗了起来。尹韬略深知伍、董二人论武艺都是各自堂口中的佼佼者,于是便故意派出其他三个堂口中的弟子来追杀他们。伍灵显虽然天资聪颖,但此刻手中既无武器,对手的招式也不甚了解,又是以少敌多,才过得几招,已然落了下风。又堪堪和三人斗了几个回合,大臂、小腿上已然挂彩。紧急之中又想到今日早晨在书中读到的“罩门”这一概念,心想眼下这可能已是唯一反败为胜的机会了。于是便让董圣夷拿出书来翻至介绍“罩门”的那页,将其中所记内容再读自己听一遍,说不定还有希望。因为那一页留有书签,所以就算是自幼便从不爱读书的董圣夷也能立即找到。

    在这稍有松懈一秒都可能命丧当场的打斗中,伍灵显的话还没有说完手背上便又中了一刀,鲜血直流。却迟迟没有听见董圣夷开口读出书中句子的声音。伍灵显在百密一疏的空当中瞥眼看去,只看见令他此刻也感到哭笑不得的一幕发生了——董圣夷竟然把书都拿反了!正当他意欲开头提醒时,忽然听得董圣夷高声道:“七寸!七寸!这是蛇的七寸!”七寸是蛇要害部位之称,也是蛇心脏的所在位置,我国民间素有“打蛇打七寸”的说法。原来那附图中的蛇头朝下,尾朝上,伍灵显只道还和自己幼时看过的种种图解一般都是头朝上尾朝下,故而将“罩门”的意思正确理解为要害之后,又看到蛇尾部的特殊标记感到一头雾水。此刻董圣夷因自幼不爱读书而将书反过来拿,反而阴差阳错的化解了一场危机。

    伍灵显恍然大悟,心想:“既然蛇的要害位于七寸,攻击这个位置可直接影响其心脏功能,那么我自幼练灵蛇堂的武功,我的罩门应该和蛇一样就位于我的“七寸”附近,或者说心脏。如此说来蜈蚣的要害位于剧毒的颚爪,用于捕食和防御。破坏毒颚会削弱其攻击性,那么风蜈门弟子的罩门便是位于手掌部。蜘蛛的要害位于连接头胸部和腹部的细腰,那么天蛛堂弟子的罩门便是位于腰腹部。蟾蜍的要害位于头部,破坏了头部会大大影响其感知和行动能力,那么玉蟾堂弟子的罩门也应该位于头部。蝎子的要害位于前体或尾部,损伤前体会导致瘫痪或行动困难,破坏尾部会削弱其攻击性,那圣蝎堂弟子的罩门应该就位于头胸部和常用以模拟蝎尾的鞭腿。”

    他心中思忖到哪,手上就击打到哪,结合自己自幼便在琢磨的一招制敌的法门,每一招都直逼对手的罩门而去,反败为胜之势已然初现。但是在三个人的围攻之中即便悟出了这一诀窍,没有平日里的刻苦研习,还是无法达到真正得心应手的境界,伍灵显只好用巧,在刚刚几回合的打斗中已完全看出那风蜈堂的景风雷是三人中最心浮气躁的一人,以为自己这一方是三打一,完全立于不败之地,所使的全都是有攻无守、有进无退的招式。伍灵显抓住时机,故意露出破绽引他进攻,景风雷不仅全然没看出此时伍灵显招式的变化,还道他是已现出颓势,果断再次出掌进攻想要取他性命。只见这时伍灵显将左手食指弯曲,以关节处痛击景风雷的掌心,这一招正中罩门,瞬间将景风雷打得连腿五步,疼痛不止。等他从这彻骨的疼痛中缓过神来刚抬头一看时,只见伍灵显已跃到了半空中,奋力一肘砸向自己颈部侧面,随即眼前一黑,倒地不起。其余二人怎能看出这其中的种种缘由,继续向伍灵显发起进攻。

    剩下的方玉臻和具天隐分别来自玉蟾堂和天蛛堂,其中玉蟾堂的武功以防御见长,而天蛛堂的武功则以灵活多变,善于限制对手见长。眼前具天隐见缝插针似的攻击似乎恰巧能破解方玉臻看似天衣无缝的防守,而此时见状转攻为守的方玉臻以不变应万变的防守对策又似乎恰巧能抵御具天隐无孔不入的进攻。伍灵显边斗边学,现炒现卖,终于在具天隐现出疲态之时抓住机会一个鞭腿正中他的左腰,瞬间将具天隐踢的口喷鲜血,说时迟那时快,右腰又被伍灵显猛一脚踹中,罩门受损,难以再战。

    伍灵显深知除他二人之外的五毒教弟子都被蒙在鼓里,哪知道这罩门的事。方玉臻看到之前两人一个败于手掌中招,一个败于腰间受创,又见这时伍灵显不是攻向自己的腰腹,便是欲击自己的掌心,心中惧敌之意更加强烈。心慌意乱之下招式也变得混乱,防守相较于之前的滴水不漏也变得松懈了许多。这时伍灵显已看出了他的颓势,于是毫不留情地乘胜追击,先是双手作蛇头状击中方玉臻头部两侧的太阳穴,紧接着又跃起全力肘击到他头顶的百会穴。终于,方玉臻也倒地不起,不能再战。

    伍灵显看到身后受伤的董圣夷,不顾自己伤口的疼痛便走上前去察看她的伤势,再简单包扎完毕之后,两人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连夜赶路。伍灵显心想:“反正今日教主已然显露杀机,也不必再费心费力为他去取那断肠草等三味药,《五毒秘史》自己也已看了不少,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解开自己心中多年的谜团。既然教主都这样对待自己,还回去那草菅人命、毫无生机的五毒岭干嘛?携手心上人共赴中原看看自己自幼便向往的一切岂不美哉?至于改革五毒的理想,等有朝一日,周游了中原,学习到各门派管理的长处之后,壮大了自身,再做定夺不迟。”于是二人便决定继续北上,过了巴蜀,离中原便不远了。

    有了这一次被老猎户出卖的经历,两人的戒备心又强了许多,一路上不再轻易投宿人家,几乎都在山边破庙或者老旧弃屋内过夜。

    这日夜里,两人连夜赶路至一破庙,准备在其中落脚歇息一晚。才刚刚坐下喘得几口粗气,忽然听得门口传来一阵杂沓又急促的脚步声。听声音像是两人追杀着一人至此,且听那二人脚步并不像是习武之人。伍、董二人急忙躲到布满蛛丝灰尘的佛像后静观其变。不一会儿,三人进入这破庙内,只听到被追杀的那人似乎因体力不支而摔倒在地的声音。一个声音尖细轻浮的男人道:“徐大侠,你已经中了我的悲酥清风,是不是感觉浑身上下愈发瘫软无力啊?我们只需要你传授一些能够一招制敌的技法就行啦,如若徐大侠肯教,我兄弟二人定然会把解药毕恭毕敬地奉上。如若徐大侠一定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可别怪我兄弟二人手下无情。”

    那徐大侠道:“哼!我早已说过,我巴山剑派素来有门规规定,门下弟子不得私自将剑法外传,这是门规,我怎能违反?想要学武功,除非你二人是我巴山剑派弟子,不过我巴山剑派怎会有你们这种暗中使毒的奸诈小人?”

    另一个声闷如牛的男人道:“我兄弟二人乃是江湖散人,这么多年自由自在惯了,要我们拜入巴山剑派,绝无可能。徐大侠,你今日若是执意不教我二人武艺,可休怪我们手下无情,废了你这双腿,看你日后怎么踏雪无痕!”听得此言伍灵显心想:“哦?踏雪无痕?莫非这位徐大侠便是蜀中四侠之一的踏雪无痕徐如风?据《武林志》所记,他武艺卓绝,轻功更是独步江湖,身轻如燕,迅捷如风,来去无踪,就算是在满地的雪上奔走也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而不怠速。既然号称蜀中四侠,想必对江湖信义是看得及重的了。”

    眼看着这二人以多欺少还乘人之危,正当那声闷如牛的男人话音刚落准备下手时,伍灵显从破旧佛像后疾速窜出,并双手发出蜃气将那二人迷得晕头转向,站立不稳,随即反身一记鞭腿正中两人颈部外侧,两人应声倒地晕了过去。随即道:“乘人之危,真乃小人所为!黑暗中也看不清那二人的长相。又急忙向身后的那徐大侠确认道:“敢问前辈可是那蜀中四侠之一的踏雪无痕徐如风?”

    徐如风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徐如风!”

    伍灵显又道:“久仰前辈大名,今日得见真是有幸之至,这位是我的师妹。”董圣夷燃起了火折子从佛像后走出,说道:“见过徐大侠。”通过那火折子发出的微光,依稀看见眼前是一个年纪约莫三十五六,四肢精壮,一脸正气凛然,目光坚定有神,正盘腿坐地调息。一旁被打到在地的两人一胖一瘦,其中胖的那人左脸还有一道刀疤。

    徐如风道:“不必客气,今日承蒙你们相救,不然徐某人就命丧小人之手了。”

    伍灵显想了解其中原委,便问道:“前辈,以前辈的武功境界,本不该受制于这区区二人,不知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徐如风答道:“你就那么好奇吗?江湖上的事,你还是少知道的好,免得日后招来杀身之祸,到时再后悔可休矣晚矣。不过我见你使的毒的方式实属罕见,不知你是哪门哪派的弟子?”

    听到这个问题,伍灵显一时踌躇不答。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