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老郎中 (第2/3页)
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常常缠着康婶讲述各种故事。如今,这些故事终于派上了用场。
康婶一边被拉着走,一边疑惑地问,“你说的是他呀?我不是告诉过你,他那所谓的神医之名不过是他自吹自擂,没有人相信。”
“他眼睛都看不见,谁家会请他给人治病?”康婶的话中带着一丝不屑。
“就是要他看不见才好。”余巧巧坚定地说,“婶子,听我的,去请他,告诉他只是外伤。”
康婶对巧巧向来言听计从,虽然有些迷茫,但还是按照她的指示去了。
残阳将康婶佝偻的身影拉得老长,她搀着个灰扑扑的瘦小老头跨过门槛。
余巧巧忙迎上去,见那郎中灰白须发虬结如草窝,袖口沾着可疑的褐渍,心头猛地一沉。
“劳烦先生。”她福了福身,青布裙摆扫过夯土地面。
老郎中忽然抽动鼻翼,枯枝似的手指准确指向东屋:“血气冲了半里地,这小郎君倒是个命硬的。”
康婶“啪”地摔下药箱,溅起浮尘:“浑说什么晦气话!”
“康婶去备些黍米粥罢。”余巧巧截住话头,引着郎中往厢房去。油灯昏黄里,晏陌迟仰卧在草席上,玄色中衣浸透暗红,似开败的曼陀罗。
老郎中忽地挺直佝偻的背,浑浊眼珠映着烛火:“剪子。”
余巧巧递上铜剪时,瞥见郎中指尖薄茧如刃——这分明是常年握刀的手。随着布料撕裂声,狰狞伤口赫然入目,皮肉翻卷处泛着诡异的青紫。
“取青坛。”郎中抖开木匣,红陶小坛在暮色中泛着釉光。清泉般的液体倾泻而下,冲开血污露出森森白骨。余巧巧嗅到若有似无的酒气,脱口道:“这是...蒸露?”
郎中手上一顿,坛中水流倏地变细如银丝:“姑娘竟识得‘无根天露’?”
“幼时在《岐黄拾遗》残卷见过。”她绞着帕子后退半步,“说是取晨露置于铜甑,文武火交替蒸炼三昼夜,方得半盏。”
老郎中突然仰头大笑,惊飞檐下栖鸦:“妙哉!二十年来头回遇着知音!”他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