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9 农家日常 (第1/3页)
书厮老板看到赵来贺夫妻,衣服虽然干净,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土里刨食的,当即没了介绍的兴致。
赵丰年自顾自地去里面,在赵来贺的帮助下拿了几本书,又回到柜台前面。
“再拿两刀纸,一只方砚,两碇墨,”
掌柜的听到一个声音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低头一瞧,竟是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还是那对夫妻领着的,当即有些怀疑。
“这些东西可不便宜,你们确定都要?”
赵来贺巧娘可以容忍别人瞧不起自己,毕竟县城里的人是看不上乡下人,但是他们却不想要别人看不起儿子。
更别提今天还赚到了钱。
“纸要五钱,砚台一钱,墨碇一两,是一两六钱,加上书,一共三两二钱。”
怪不得读书费钱呢,这么点东西,不能吃不能喝的,竟要三两二钱。
两人有些心疼,但是今天赚到了钱,再说这是儿子要的,那就没事。
“买了!”
这下老板是真惊到了,能一次拿出这么多钱,就是普通县城百姓都要咬咬牙,谁能想到这些乡下泥腿子竟然这么有钱呢。
但是有生意上门就是好事,当即换上了笑脸。
“几位当真是爽快,令公子他日必定高中,榜上有名呐!”
赵来贺巧娘听见这话,更加没话说了,掏银子都掏得乐呵。
赵丰年见状,抬头道,“张老板,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不如饶我一杆毛笔?若好用,下回再来。”
“我们这都是小本生意,这真是——”张老板有些犹豫。
“不需多贵,只那最次的饶我一根如何?”
“罢了罢了,就饶你一只吧,你这小孩子,嘴皮子可厉害。”
等赵丰年一家人离开,张老板忽然想起来,“我有说过我姓张吗?”
一家人采买了些东西,又去孙大夫的药铺复诊,得到了儿子身体渐好的好消息,这才去暂存牛车的地方取牛车。
回去的路上,巧娘忽然想到。
“宝儿,你咋知道那老板姓张呢?”
赵丰年咬了一口糖葫芦上的糖浆,“书肆上写着了,‘张氏书肆’。”
“哦,原来是这样,咱们宝儿真聪明。”
“爹,娘,你们想过这些钱怎么用吗?”
赵来贺跟巧娘对视一眼,异口同声,“买地!”
确实符合如今大部分人的想法,有了钱就买地,种更多的庄稼,填饱肚子,卖粮食,然后继续买地。
赵丰年不反对。
按照现在的物价,上等良田二十两银子一亩,普通的田地十五两银子,再次等的也要八两。
这六十八听起来很多,有些普通农家人甚至一辈子都可能赚不到,但是也只能买四亩中田了。
难怪分家的时候大家对四房两分地的竹林耿耿于怀。
晚上,一家子坐在床上一起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