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蝴蝶振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三章 蝴蝶振翅 (第1/3页)

    于是。

    七日之后。

    当黄举天端坐于礼部贡院的幽静考场,面对决定命运的进士科考卷时。

    他犹豫了。

    “我当真要交白卷吗?”

    按照历史的既定轨迹行事,或许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作为穿越者的先知优势,安然顺遂地度过此生。

    但这样的生活,与虚度又有何异?

    远的不说,只看当下。

    他不远千里赶赴长安,又怎甘心为蝇营狗窃之辈的虚假名望,充当捧场的看客呢?

    “哪怕只在角落里发出一声呐喊,也算我不枉此行。”

    黄举天缓缓扫视着考卷,笔尖停留在策问一栏。

    “今观世风日下,诚信渐衰。商贾以伪乱真,市肆欺诈频生;士庶言而无信……析诚信之要,陈整饬之策,以期本固邦宁。”

    黄举天凝思片刻,心中已然笃定,遂提笔而书:

    “近闻长安有士子邱慕阳,于朗朗乾坤之下,行养望沽名之举……”

    严格意义上讲,黄举天撰写的这篇文稿,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策论。

    更像是一封直指时弊的“举报信”。

    至于此举是否会招致严重后果?

    黄举天表示,这样的忧虑实属多余。

    毕竟,科举考试中“通关节”的现象,早已成为世人皆知的潜规则;

    使得寒门考生的不满与怨言,便如暗流涌动,时有喷发。

    例如晚唐诗人罗隐,参加科举十余次均以失败而终,便写了诸多诗歌抱怨不平。

    面对这些微不足道的声音,与光同尘的考官,只需将这些“异见者”排除在及第名单之外,便能做到眼不见为净,心不烦为安。

    自知此番科举断无及第之可能,黄举天嘴角噙笑,迈着悠然的四方步离开贡院:

    “我这也算‘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吧。”

    既已如此,他不再多想。

    转而思忖该给家乡长辈亲友,带回哪些长安特产。

    在他身后的贡院之中。

    现场监考的差役们,正忙碌地将近千位考生的试卷收拢,交予专门负责的胥吏进行初步的梳理。

    规整后的试卷,会被转送至礼部衙门,再由礼部堂官差遣相关人员着手阅卷之事。

    所谓“相关人员”,并非暗中打通关节的直接涉事官员。

    后者若有心要抬举某位特定考生,无需亲自涉足阅卷环节。

    只需遣人往礼部递张条子即可。

    那么,考官又该如何确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