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校际竞赛的冲突与突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校际竞赛的冲突与突破 (第2/3页)

    这个问题让教室里安静了片刻。

    “那你觉得呢?”林天昊看向叶静,语气虽然平静,但显然带着微妙的较劲。

    “我想采用更稳健的方案,”叶静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牺牲一点速度,但必须保证变量的容错度足够。如果我们只追求极限,失败的风险反而更高。”

    林天昊的表情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所以,你更希望保险一点,而不是攀登顶峰?”

    叶静没有正面回应这个挑衅,而是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计划的制定不只是为了争取第一,它是为了整个团队,而不是个人。”

    这一席话让林天昊哑口无言。他知道叶静并不是针对他,而是站在团队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但他还是隐隐感到一种挫败感。

    站在屋子另一角默不作声的郑然,却忽然觉得,这就是叶静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她眼里的目标从来不是单纯的输赢,而是更长远的未来。

    最终,综合了多方意见后,叶静和林天昊的方案各自做了微调,在必要的时间与稳健之间找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而这一场“无声的胜负”,却让林天昊与叶静之间隐隐出现裂痕。

    校际竞赛当天,比赛的内容包含了理论问答、团队合作设计实验方案,以及现场实验操作的三个环节。

    第一轮理论问答中,林天昊果然展现出了他的“学霸”实力,几乎每个问题都在第一时间抢答,带领整个团队迅速积累了分数。然而他那种个人化的强势表现,让其他组员几乎没有开口的机会。

    而到第二轮团队实验设计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叶静接管了团队的方案陈述,她以冷静而精准的逻辑,很快赢得了评委的认可。然而,当她讲解到方案中对变量修正与抗错设计的部分时,林天昊突然打断了她:

    “这一段内容其实可以省略。直接用公式替代修正,效率更高。”他的语气听起来温和,实际上带着明显的自信。

    叶静停顿一下,为了不影响整体合作,只回答了一句:“计算的精度和实践是两回事,公式替代并没有想象中稳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