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6章 华皇训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186章 华皇训政 (第1/3页)

    日本之所以要在此时向中国自动挑起战争,无非是三个缘由,一是日本海军实力弱小,足以让日本立在不败之地;二是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国外交治和各种军政力气交织复杂,地方分裂权利和前朝遗留权利层出不穷,形势混乱;三是新的中华帝国正面临着危如累卵的财政危机中

    此外,中国在未来十年中的军政力气都必然是向着一致和弱小的方向快速发展,一旦错过现阶段的这个时机,日本将再也无能力干涉中国

    戴季陶曾经写过一本《日本论》,在其担任孙逸仙秘书时期曾与时任日本内阁首相的桂太郎有过四次私下会晤,交谈工夫长达15至16个小时,其中,桂太郎如此说:假设能处理英国统治印度的成绩,则日本不愁没有移民和贸易地区,日本也就不用再思索侵略中国的政策

    虽然日本在东京审讯时期否认有过这样的会晤,但是物证物证俱在,理想证明日本谋图侵略中国是在1913年之前就曾经存在的长期政策,而从这样的说话中也可以证明,日本侵略中国之原动力来自于“移民和贸易的压力”

    1908年之时的日本总人口是4280万,人均耕地2.1亩,1910年打破4349万,估量在1925年,人均耕地就将跌破1.7亩的标准,此时的日本将无法完成粮食的自给自足,工业发展所需求的农产品在1902年末尾就需求大幅从国外购置,假设不能顺利成为工业国,假设不能大量占有本国殖民地,不能向外大量移民,这就意味日本将死于贫穷

    相比于中国,日本的危机压力更大,这就迫使日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赌国运反正不赌也是坐以待毙

    ……

    帝国的第一暂时宪法还是迟迟未能经过,但在中日战争的阴霾之下,各种工作曾经紧急减速,第一届以克复会、新政强国会、立宪会、民主党、维新提高会为主体的帝国地方国会的总名单曾经提早出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国会议员陆续抵达京师

    由于事态紧急和交通不便,各地国会议员采取电报投票的方式暂时经过了《暂时训政约法》,在《中华帝国第一暂时宪法》经过之前,提早承认宋彪为帝国皇帝,先授予皇帝训政权,从法理上为宋彪训政扫除了妨碍

    虽然在速度上有点迟缓,但宋彪的每一步都坚持按照法律的程序在走,不给能够的政敌任何挑剔之处

    《暂时训政约法》为次日即刻失效的法案紧急经当时的第二天,宋彪就在西海塔园的克复阁召开训政会,十四名内阁大臣全体出席

    训政

    所谓“训政”即“训导监政”之意,即使没有正式登基为皇帝,也没有经过暂时宪法正式取得国会的承认,宋彪手握训政权便能高于内阁,指挥内阁

    他毕竟是皇帝,并不参与内阁会议,这种状况就很像是的远东财团的年会…,由于是帝国的第一次训政会,同时面临着日本的军政外交的两方面的紧迫压力内阁大臣们都显得异常紧张

    此前章炳麟设计了一种过于浩荡的训政会礼节规格鉴于情势的紧迫和训政的迫切性,宋彪选择将训政会的礼仪规格降低只是身穿着帝国陆海军大统帅的日常军装出席训政会,坐在长会议桌的正首席位,内阁总理大臣唐绍仪坐在他的左侧第一席外务大臣坐在左侧第二席,陆军部大臣舒方德坐在他的右侧第一席,海军部大臣程璧光坐在右侧第二席,其他依次类推

    地方会议桌中心的左右两侧各有另外一排会议桌,内阁办公厅、国度海警总局、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的内阁大臣则坐在这一席位上

    在全员抵达后,宋彪才在内侍官的陪同下出席,在皇帝进入训政厅之前,各位内阁成员曾经起身,见到皇帝便一致躬身行礼,等待宋彪坐在席位上,诸位才重新坐上去虽然是训政,严厉意义上,宋彪身为君主立宪制的皇帝并无必要说太多的话,但他还是先启齿和诸位说道:“此为帝国第一次的训政会,又面临日军的严峻要挟,民族存亡旦夕,国运荣辱难料,希望诸位能心心相印,与国度共存亡,与朕和国民共荣辱”

    听着这样的一番话,身为总理大臣的唐绍仪只觉得肩膀上的压力沉重无比,他起身再躬身行礼,道:“请陛下放心,臣等必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惜一切代价保全国度疆域和尊严,绝不割让一寸疆土,绝不出让一分国利”

    其他诸位大臣只能也再次起身行礼,大家沉默无语,似乎唐绍仪所说的就是每个人的内心话

    在日本的逼迫之下,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的确已到了最为危殆的时辰,胜则国度一致,伟大复兴指日可待,败则国度分裂,民族持续沉沦,持续要被本国列强压榨和摧残

    宋彪此刻还不能在这样的会议上公开说“一定是要停战”之类的话,他也不想多说其他的话,表示诸位大臣坐上去持续闭会

    会议行程一切按照原先的预定停止,唐绍仪先末尾谈财政危机的成绩

    中华帝国的第一任总理注定是一位过渡总理,要带领中国从旧官僚体系走向新政府体系,唐绍仪则是一位从旧官僚体系中走出来的新派知识分子和新派官僚,在税务、通商、海关、外交、开垦、省政等方面都有很不错的表现,从政阅历丰富,也是从基层一步步磨砺到一省巡抚的新旧交替时期的特殊官僚,相对要比革命派的宋教仁、黄兴、陶成章、蔡元培等人更适宜掌管地方内阁总理的工作

    假设没有不测,宋彪在准绳上会支持这位总理走完十年的两届任期,但不会更久,身为皇帝,宋彪不会支持其别人和他分享这个时代的首领威望

    唐绍仪的旧官僚生涯起步于天津税务衙门,这是他的一个重要优势,对于政府的财政和税出工作他的了解是非常深化的

    在财政大臣张康仁和税务总局局长欧阳锡的协助下,唐绍仪提早整理了一份关于新政府财政危机的片面报告,以沙俄帝国为重要的参照物,按照常规来计算,假设中国按亩正常收取每年10%的农业税,平均每亩地的农业税可达到1.2银圆,全国统计14亿亩耕地则可以带来16.8亿银圆的税收,约合1.6793亿英镑…,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庞大是新帝国最为重要的优势

    即使将全国的农业税调低到1/15的6.67%程度(这是绝无能够之事),以及思索税收征收进程中的豁免、疏漏、人为差错等等成绩,国度的农业税也不应该低于7.85亿银圆,同时思索地方和地方各省在农业税上的3:7分成,地方财政的农业税总额也不应该低于2.35亿银圆,而往年清政府的农业税总额的地方支出仅有五千万两银子

    这外面足以阐明很多成绩

    但是,这一点并不是地方财政危机的次要要素,次要要素是地方财政的混乱,各省独自为政和府县一级官员的缺失导致了税出工作的旷费,使得1910年的税收未能有效流上天方

    根据税务机关在各省的摸底调查,理想证明在大多数的地区,去年的税收并没有停收,各地所谓的革命军还是大量征税,乘机扩大兵力,地方团练、保安团也纷纷以各种名义征税,地方所推行的厘金杂税取消政策不只未能得到推行,各地农民所承担的税收反而较之去年有所添加

    即使在北方和江浙地区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还是未能达到地方的标准,如此巨额的赋税则大幅落上天方各种小型公家武装的手中

    唐绍仪说了很多成绩,最后的结论就是想要清算地方财政成绩,必须大幅度清算国际遍及各地的小武装,无论对方打着何等旗帜,不管是克复革命,还是自治革命,不管是保安队,还是团练,一概要予以打击,各地要清查税务,争取将去年各地征收的税务突击提交下去,哪怕是按照分税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