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20章 恋财帛甘陵王合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20章 恋财帛甘陵王合股 (第3/3页)



    随后,刘正便与崔逢商议了几件关于东海盐运输与贩卖上的紧要之事。一旁的刘忠听得心花怒放,心想:这事就这么成了?

    他早已嫉妒徐州、兖州几位藩王因刘正之故大发其财。当初刘虞来甘陵为相时,他还曾想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黄巾虽来闹了一通,可又来了一位财神。谁知刘虞甚是迂腐死板,对刘忠所说的卖盐一事只是推给他那弱冠之年的次子。

    如今刘正来了,刘忠本以为这位有着“郑门立雪”美名的年轻人会像他父亲一般迂腐。毕竟,一个人在北海的猎猎寒风中,站在他老师的师兄的门外,直到雪没了脚背都一动不动,只为不打扰到师长休息,这种人已经不是用迂阔来形容的了。

    却不料刘正问了几个问题都切中要害,三言两语谈笑间便谈成了生意,看来确实是与刘虞不同。不过刘忠不知,刘虞与刘正这叫聪明人装傻,比傻子装聪明要高明得多。

    “只不过还有一事要请大王帮忙。”这盐路上的生意本就是刘正浸淫十年之久的买卖,爽快答应了。只不过当下刘正的心思可不在赚钱上,钱财虽多,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又能保全几何!当务之急是要保全广宗城内如案上鱼肉的黄巾军。

    刘忠见刘正如是说,心道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仲兴但说无妨,只要本王能帮得上忙的,定然全力以赴。”

    甘陵王虽然没有亲自做过生意,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黄巾之乱让他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他这个诸侯王屁都不是,但让他招兵买马他不敢,只能多多赚些财帛,以备不时之需,日后再有盗匪叩门也好拿钱赎命。而且刘正的要求在刘忠听来并不过分,一口便答应下来,比刘正答应盐路之事还要爽快。

    只因刘正不过是要人。刘正言说他虽为广宗县令,但如今的广宗已经赤地千里,等皇甫嵩来了再将广宗城内黄巾余孽屠戮,那他广宗令治下真的一个人都不剩了。而他在徐州的几处工坊也都缺人,晒盐要人,造纸也要人。

    所以刘正抛出了一个方案,希望刘忠能上书朝廷,对广宗城内残存的黄巾余孽首恶必惩胁从不问,保全广宗城内数万普通百姓性命。另外便是要甘陵王去联系冀州、青州其他诸侯王,尤其是河间国一起上书朝廷,毕竟如今广宗城内黄巾大部分昔日都是各诸侯王治下的普通百姓。

    刘忠听了,满口答应,有钱赚何乐不为。至于黄巾余孽,毕竟汉家仁慈,皇甫嵩那些军头是想杀人立威赚军功,可多杀少杀与他刘忠又有什么关系,至于说这些黄巾余孽有可能继续造反作乱,一群散兵游勇反正是在巨鹿与广宗境内,与他甘陵无关。

    刘正又骂死了张角,正是少年得志,想必要有一番作为的。无非是上书而已,同不同意是朝廷的事,便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一口答应了下来,冀州、青州的几位诸侯王由他刘忠去说项。

    “虽然从了贼,但毕竟也是大汉朝的子民啊。救十万条性命,仲兴不愧是我刘氏子孙……”

    如此宾主尽欢,刘忠便安排宴席。大殿之中,乐声响起,舞女们身着华服,翩翩起舞。不一会,每人面前的桌案上便摆上了各色佳肴。若是放在往常,这些东西刘正是不大能看上眼的。

    毕竟此时的烹饪手段单一,除了煮便是烤,香辛调料也不丰富,即便是藩王府上的也比不上刘正自家的庖厨。然而,刘正已经在军营粗茶淡饭吃了半年,刘虞那里还是餐食减半,桌案上的大鱼大肉倒也滋养了刘正的五脏庙。

    宴席结束,只见崔逢向刘忠耳语了一番,便请刘正再去他府上一叙。刘正本以为崔逢是要继续深谈下一步的生意,跟着去了崔府。

    崔氏本族居住在东武城,并不在甘陵,只有崔逢一家作为族中代表久居甘陵,是以刘正也没有见到崔琰的父母。但到了崔逢府上,崔逢却说有两位俊贤想要引荐给刘正。刘正不明所以,点头同意,便立即有另外两人从门外进来,见到刘正纳头便拜,看来是专门在此地等候刘正的。

    “在下郭浮,拜见县君。”“在下赵知,拜见县君。”

    刘正忙让两人起来,不过两人不称刘正为少君,而叫县君,这两人是广宗人?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