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体系(加更) (第3/3页)
税产品。
比如某个星球的有机农产品,底裤都被打假博主扒得一干二净。
其实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有机食品的要求非常苛刻。
生产基地要远离城区、工矿区等有污染的区域,而且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环境等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在农作物种植上,要求使用有机肥料,像经过堆肥处理的农家肥,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并且严格限制化学合成的农药,鼓励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比如用防虫网、诱虫灯或引入害虫天敌。
对于畜禽养殖,要求使用有机饲料,不能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来促进生长。
用脑子想一下,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生产,一亩地产量估计真要一夜回到解放前,成本高了好十几倍以上。
连江淼都不敢苛求农户不使用农药化肥,因为他知道,不使用农药化肥,产量只有几分之一、甚至只有十几分之一。
只要合理按照规定使用,农药化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特别是现在有很多低毒半衰期短的农药,消费者购买了蔬菜水果后,用清水清洗一两遍,就很安全了。
其实当前很多农产品的农残问题,是因为有小厂还在偷偷生产淘汰的农药,同时是一部分农民不按照指南使用。
至于很多人说什么蔬菜水果没有小时候的味道,这有很多原因。
比如老品种因为产量不行,又不耐运输,被新品种淘汰了。
又比如化肥和生长激素加快生长的大背景,导致蔬菜水果的风味物质积累不够。
又比如成年人的味觉细胞退化了一大半,比起小孩子,成年人没有办法感受到很多风味物质。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才导致很多人觉得小时候的蔬菜水果好吃。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很多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在解决产量问题之后,很多专家学者对于下一代农产品的育种方向,就是着重考虑风味的提升。
对于赛里斯这种人口超级大国而言,产量永远是第一个要考虑的要素,其次是耐储存和耐运输,紧接着是耐寒耐旱耐贫瘠之类的指标,风味往往是排到最后一位。
只有解决吃饱问题,才能考虑吃好的问题。
如果不解决吃饱问题,就光想着吃好,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少部分人吃好吃饱,绝大部分人饿肚子。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很多鼓吹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小有身家的群体,或者收钱胡说八道的家伙,他们可以用十几二十万种几亩地,就为了生产几百斤农产品,来体现自己的高贵灵魂和与众不同。
如果真按这些人的思路来搞农业,那国内至少要饿死一半人。
这不过是ABCD和阿美丽卡推动的绿色陷阱罢了。
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如果改为有机种植模式,那估计ABCD的老板半夜都要笑醒过来。
看看锡兰的情况就知道了。
被西方环保组织忽悠走火入魔,然后一夜宣布全国搞有机农业,结果农产品价格飙升,幸好他们是热带国家,随便种一下,加上国际援助,勉强就可以混个半饱。
要是国内这样搞,那就不是半饱的问题了,而是要大规模饿死人的节奏。
因此在国内互联网上鼓吹有机农业的群体,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群体:
为了卖货的有机商人。
收了外资的公知大V。
人云亦云的小资中产。
前两个是单纯的坏,第三个却是蠢,或者又蠢又坏。
国内所谓的中产,其实很多都是吃了大环境福利和时代红利的群体,这一部分人以为自己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却不愿意去思考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当然,在其中不乏有人故意装不懂,其实他们自己心里面一清二楚。
如果所谓的有机农业真被推动。
月入几万的中产?
一斤几十块钱的大米和面粉,上百块钱一斤的普通蔬菜水果,上千块钱一斤的肉类,看看几万块钱可以买什么吧!
现在国内这些所谓的中产,就是建立在国内廉价的蔬菜水果粮食,以及廉价水电和工业品上的群体。
如果现在国内各种农产品价格飙升十几倍,那他们会一夜返贫。
这就是脆弱的中产,宛如海滩上的沙雕,经不起稍微大一点的风浪。
江淼以后肯定要写文章,让所有人都认识一下,所谓的有机农业的庐山真面目,这也可以让那些玩噱头的有机食品生产商原形毕露。
不打这些假借有机食品赚钱的家伙,海陆丰公司的优质产品如何取而代之?
这是话语权和生态位、利益的竞争,双方注定很难握手言和。
现在很多假有机食品公司,用普通农产品假冒有机产品割韭菜,破坏了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真正搞技术、搞种植的人赚不到钱,那些靠营销的人却赚盆满钵满,就是在劣币逐良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