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又一项诺奖级成果(求支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六章 又一项诺奖级成果(求支持) (第2/3页)

杨舟打印好亲自送到白书龙手里,让他看纸质版论文。

    白书龙大致看了看,发现有很多拿不准的地方,又不好当着杨舟的面询问,便表示要去给其他几位生物学院士看看。

    杨舟自然没有意见,他回到酒店也有事情做。

    因为张丰靠着Cas9技术,还有自身影响力导致杨舟被退稿,他现在很想绕开Cas9技术。

    寻找更厉害的基因编辑办法。

    现在的基因编辑,其实并不怎么好用。

    每次都是先制取基因,然后用病毒剪切掉某段基因,根本不是编程一样任意修改。

    也就刚好胡萝卜有大小控制的基因代码,如果某种植物,没有这段基因代码,那杨舟也无法让某种植物果实变得更大。

    当然每种植物的果实变大基因本来就是不同的,西红柿由圣女果拇指大小变成拳头大小,最根本的基因是控制花房种子数量,胡萝卜的大小基因关键在营养摄取。

    Cas9依靠病毒剪切目标生物基因片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杨舟想要另起炉灶,开辟新道路,最好是找到能够自由编辑基因代码的方法。

    现实世界肯定没有这种技术,但系统空间肯定有!

    只有自由编辑基因,才可能诞生癌症治疗植物,才能诞生特殊材料植物。

    杨舟再次进入系统空间,想要找到基因代码改变方法。

    他要为下一篇顶级期刊论文做准备。

    在神秘空间中,杨舟打开基因模拟功能,数据面板再次出现,他这次又拿出胡萝卜种子改造。

    和以前不管过程不同,这次杨舟观察每一个细节。

    还真让他看出点东西。

    改造胡萝卜的时候,杨舟这次通过感知力,察觉到和现实世界一样,改造胡萝卜种子同样使用的细菌。

    也就是说,系统也用的张丰申请专利的Cas9技术。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选取的细菌不同,成功率也有所不同,Cas9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

    无数科学家都在用不同的细菌,或者改良实验步骤增加改造成功率。

    很显然,杨舟的系统使用的细菌非同一般,甚至能够达到100%成功率。

    杨舟从系统拿出的改造种子,最后都能成功发芽。

    成功率和Cas9细菌剪切原有基因时基因断裂自动修复有关。

    修复靠的是细胞内的蛋白质。

    “系统,我能提取空间内的特殊细菌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