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节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节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第2/3页)

口。

    吴四宝擦了擦头上的汗,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地下党俘虏在汉奸们的推搡下缓慢前进,要不是嘴里都塞着布条,手脚也有手铐脚镣限制,只怕早就高声呼救或者逃跑。

    不屑的冷哼了一声,吴四宝抬起头准备加快步子,不料台阶尽头的巷口突然蹿出几道黑影,黑影手里的武器瞬间开火。

    几十分钟之前。

    地下党营救行动负责人彭天觉趴在一个小山坡上,山下警员宿舍里的交火声隐隐传来,看了一会,他缓缓退到了反斜面。

    “队长,咱们要不要动手?”有营救人员问道。

    彭天觉摇摇头,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并征询众人意见:“被俘的同志暂时安全,等会会有人带他们离开,我们在路上动手救人,同志们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营救人员纷纷表示没有,八路军和其他军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如何而战。

    像这种战前的平等讨论,不可能发生在果军以及任何一支军阀部队身上。等级森严的反动军队,不会允许“枪”拥有自己的思想。

    询问完意见,彭天觉又看向两个沉默的汉子:“老裴,老吴,救人的时候你们先开枪,必须震慑住敌人,不给对方挟持和杀害被俘同志的机会。”

    被叫做老裴的人,年约五旬,身材瘦弱,皮肤黝黑,一副标准的老农模样。

    而老吴的年龄也不年轻,面容憨厚,个子不高,看上去不像军人,反倒跟街边随处可见的难民有几分相似。

    面对命令,两人轻声回了声是,没说多余的话,彭天觉放下心来,脑中闪过了老裴和老吴的资料。

    老裴,冀省人,53岁,猎户出身,加入边区部队一年,在几个月前的反围剿作战中一次击毙击伤日军30余人,俘虏伪军80人。

    老吴,闽省人,31岁,西南时期加入组织,走过大转移,历经大小战斗上千次,荣立战功数十次,先后6次被评为战斗英雄。

    在平型关战役中,老吴曾以一人一枪击毙37头鬼子,其中还有5个是鬼子军官,杀的日军闻风丧胆。

    为了解救被俘的“南委”成员,边区这次精锐尽出,可以说,在场的营救人员,每个人的资历、本领都不比老裴和老吴差。

    他们中有人可以徒手将手榴弹投掷出近百米,有人曾用一把军刺近距离格杀十多头日军,有人可以熟练说出多地方言,有人男扮女装惟妙惟肖。

    如老裴一般的神枪手,队伍里就有五六个,他们是解救计划的关键,也是对付76号汉奸的主力。

    (在这向裴天来和吴德胜等先辈致敬,八路军的战神太多了,无法一一叙述,而且写出来怕被你们说夸张。)

    视线回到76号安全屋外,吴四宝只看见几道枪火闪过,身旁的手下就倒下了数人,枪声在狭窄的巷道里不断回荡。

    “有敌.”

    一个76号汉奸刚刚喊出两个字,胸口便被子弹击中,粉红的肺部血液从伤口汩汩涌出,汉奸很快就停止了呼吸。

    吴四宝拽过心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