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撬一撬 (第2/3页)
们也喜欢得很。
但是如今世道变了,什么才子佳人乡野闲话,他们都不耐烦听,就想听那些——
“神仙的,妖精鬼怪的!”
“钟馗圣君伏魔那样!在镇上酒楼听过一次。”
“我爱听神佛降妖!”
……
温故哑然。
说来说去还是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他迟疑道:“如今的境况,写这样的话本……大家能接受吗?会不会听了有更大的心理压力?”
众人态度坚定:就要这样的!
这种时候不要跟我说其他,就要听神神鬼鬼!
村长道:“我们不懂啥心理压力,就是想听一听这样的话本。”
“那……好吧。”
只要能达到目的,引导好的卫生习惯和防护意识,神鬼就神鬼吧。
若是执着于跟村民们说“神鬼之言皆是虚妄”,会被围殴的。
了解了需求,温故确定类型:“那就写驱魔逐疫?”
“可!可!可!”
坐边上的几位主事人齐齐点头。
坞堡图快完事了,但要写话本,需要的纸也不少。
村长这次记住了,转身去库房取来一大叠新纸。
虽不是贵人们用的那种顶级书画纸,但这样的纸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往日也是难以接触到的。
不过村里平日也没谁使用,如今又关乎村里的“精神生活”,村长也舍得。
“这个话本的事,辛苦你了!”
温故接过纸张,感受着手中略沉的纸质触感,真诚说道:“自当为村里多做考虑。”
嗯,顺便增强一下自己在村民们心中的影响力,如果能把炼丹的那位钓出来,那就更好了。
当然,也不能只盯着那位道长,他得看看村里宅着的那些人,还有没有合适的人才。
村长的孙子,曾经在县城药铺当过学徒的豆苗,一直在边上安静打理药材,只是在温故离开前,他出声提醒:
“我们村户人家没啥学识,温二哥你尽量写得通俗浅白。”
意思就是,别搞太多文绉绉的东西,我们看不懂。
温故回以一礼,表示记住了。
唉,这个药铺学徒还不错,可惜挖不走。
别说村里不会放人,真要用手段把这位挖走,村子基本也离废不远了。
抱着一大叠新纸回去的时候,温故目光再次看向道士所在的屋子。
从这里经过,能闻到药材的气味。村里所有人都知道,这位闭关的道长在炼丹。
时不时还能听到捣药声,也不知道那丹是怎么练的。
朝外一侧的窗户紧闭,看不到屋内情形。
温故收回视线。
小学徒那边不能动,还是得从这儿撬一撬。
接下来的时日,温故将主要精力投入话本。
而空闲时间——
没外人在的时候偷偷举铁。
有外人在的时候一表斯文。
因心中早有谋算,话本写起来也快。
三日后,温故将第一份书稿交给村长。
村长看后非常满意,觉得一份不保险,以防万一,想让孙子豆苗再抄录一遍,自己留份在手里。
豆苗无奈:“爷,你这是为难我,字倒是认得全,但是抄录?我写的字也就只有我能认,要是有抄书的本事,当初就去书铺接活儿了!”
最终温故主动接过了这个任务。
“那我就再抄录一遍,也略作修改。”
还询问他们,初稿里面有哪些地方难懂的,再写一份“惠民版”。
而村长拿着第一份手稿,去找了村里适合说书的人。
至于说书的场地,当然不敢去打扰道长炼丹。挑个离远些的空屋棚,用药草熏一熏,就可以使用了。每天让人把话本说个三五遍,想听的人自己过去。
话本的效果立竿见影。
村里沉闷的气氛又活跃起来,走出门的村民一改之前的精神状态,话也多了。
温故观察着这些村民,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更了解村里各户的家庭组成和言行风格。
上次这些人见到温故,是在前几日道长做法事的时候。那时候大家相互防备,不愿言语。
这次热情多了。
温故回以同样热情。
————
不久前做过一场法事,村里各处喷洒药水,气味尚未散去。
新整出来的茅屋里,一大早就坐着好些人。
火盆里的小捆药草先点燃,就着药物烟气,前县城酒楼的账房,现村中账务负责人张二桩,走到前面,坐在高出一截的木椅,开始今天的说书日常。
他已经讲过许多遍了,在家里讲,在这儿还继续讲,一点儿都没厌烦。
如今不用看着话本子,他自己就能流畅讲出来,还能夹带点儿私货,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他也曾见过酒楼里请的说书先生,即便只能学个两三分,也足够带动村民情绪了。
精神肉眼可见地振奋,面上焕发光彩。
“青一仙长说过,诡邪致疫,这毒虫,就是诡邪根源,为祸人间!”
说的是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