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七章 须弥山金光殿(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七章 须弥山金光殿(四) (第3/3页)

    梵名Uttara-kuru,巴利语同。又作北拘卢洲、北洲、北单越、郁单越、北郁单越、郁多罗究留、嗢怛罗句嚧。意译胜处、胜生、高上。乃须弥四洲之一。

    据俱舍论卷十一、大楼炭经卷一郁单曰品等所载,北俱卢洲位于须弥山北之碱海中,洲形正方,每边各长二千由旬,状如盒盖,由七金山与大铁围山所围绕,

    黄金为地,昼夜常明。其地具有平等、寂静、净洁、无刺等四德。彼洲人民面形正方,如北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乐,

    无所系属。此洲有种种佳妙之山林、河水、浴池、游园、树果等,器物多为金银、琉璃、水晶所成,物皆共有,无有我所之计执,亦无盗贼、恶人、斗诤等事。

    其人民居止于林树之下,男女异处而居,无有婚姻,若起,共相娱乐。女子怀妊,七八日即产子,置之道路,四方来者皆共育养,予以指头吮之,自出。

    七日之后即长大,如阎浮提人之二十岁,寿足千年。命终之后,即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于四洲中果报最殊胜。又此洲有二中洲附属之,

    一为矩拉婆洲(胜边),另一为憍拉婆洲(有胜边),二者亦皆有五百小洲附属之。又于四大洲中,其余三大洲均有地狱,唯独此洲无之。。

    诸经论有关此洲之记载极多,所载者不尽一致,然皆以此洲为四洲之最胜处。据今日一般学者之研究,印度雅利安人于太古时代居于中亚一带,

    后南下入印度五河地方,又渐移居印度内地。各经典所描绘之郁单越,显然为一片和平安稳之乐土,此乐土恐系雅利安人之后代追慕祖先乡土之理想化。盖梵语之uttara(郁多罗)乃‘北方’之义,经中所述北俱卢洲之方位恰好与之相符。此外,于佛教经典之前,如梵书时代、罗摩耶那(梵Ra^ma^yan!a)、摩诃婆罗多(梵Maha^bha^rata)等之时代,均有此类象征印度民族共同憧憬之地上理想乡之记载或传说。

    推荐:巫医觉醒手机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