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编队低空突防 (第2/3页)
“305收到。”
三架战机的机头几乎同时下压俯冲,迎角变小,缓缓降低飞行高度。
如果是单机飞行,想要下降200米的高度,直接大角度俯冲即可,一两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但编队飞行不能这么干,必须保持编队的完整,只能采取小角度俯冲,更多是利用迎角变小,降低升力来降低高度。
十多秒后,三架成品字形编队的歼-10C降低至300米飞行高度,地面上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地带,偶尔可见不高的小山坡,被还未融化的积雪覆盖,一片白色。
东北的积雪,要到来年出来正月才会开始慢慢融化。
“304、305,有问题吗?要不要继续降低高度?”杨洛笑着询问道,显得很是轻松。
作为特训时候的教官,底下又是平原,300米太小儿科了,如果独自一个人敢尝试极限的十米以下飞行。
“304可以继续下降高速。”
“305也可以继续。”
相比杨洛,许志强和王汉宇则严肃多了,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的地面,还要关注着仪表盘上的空速、高度、航向等信息。
“好,继续下降高度。”杨洛听到许志强和王汉宇的回话后,下达新的命令。
低空突防,高度越低,速度越快,(cāo)作难度越大,难度系数呈几何形式跳跃着增长,而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因数,编队飞行。
杨洛随心所(yù)地(cāo)控着战机下降高度,似乎有一种人机合一的感觉,如臂使指一般,毫不在意压在(shēn)上无形的过载。
许志强和王汉宇则有些呼吸粗重,面色凝重,竭尽全力控制(shēn)下的战机,不断调整飞行姿态。
降低!
继续降低!
两人咬牙坚持着。
“坚持不住就说一声,别强撑,没什么丢人的。”杨洛提醒道。
从通信频道传来的呼吸声中,杨洛判断的出两人都已经快到极限了,毕竟是编队飞行低空突防,不是单机低空突防。
三架战机的飞行高度很快就降低至200米以下,而两人谁也没有吭声,还在强撑着。
另外两个编队的歼-10C也在和杨洛他们做着同样的事,都在一步步降低飞行高度,进行编队低空突防,他们的高度也已经降到了两百米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