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针对性训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二章 针对性训练 (第3/3页)

题还真不小,这个时候还没有银票,大额的交易,都是现金现银,周家的山林田地,还有那处巨大的庄园,不是几万两,几十万两能够解决的,要想不让人怀疑,这个价格必须公里公道,最好还能多出一些来。

    而且土地的交易,也有两种方式,民间交割不通过官府,那就叫白契,用在周家的万顷良田之上,显然有些儿戏。

    只有加盖了朝廷官印,纳过税之后的税契,也就是所谓的红契,才能得到官方的认可,这么大的土地流转,没有明面上的金银,也不足以让人信服。

    带着大量的金银去宜良,显然也不是个办法,万一被人盯上了,杨家的威名再大,也挡不住人性的贪婪。

    至于周家有没有这么大笔的金银,也是个未知数,万一没有现做准备,时间长了也会生出许多变故的。

    大体让丁保钧估算了一下,周家的产业至少值个三百万两官银,这么庞大的数量,带过去都麻烦,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法名正言顺的夺走周家的产业。

    如何让周士清变卖家产,也是个大问题,好在周士清不是云南本地人,弄个回乡的借口也是不错,既然回乡,那带大量的银子也不方面,将官银换做金锭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百万两银子,按照金银兑换的比例,也得二十万两黄金,这个就能打些主意了。弄些铅块垫底,上面铺上一层金锭,倒是可以瞒过官府。

    这些铅块该如何运送,也成了麻烦事,杨猛是去抢劫的,带着这么重的货物,也不太方便,要是能把铅块提前放在周家,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杨家、周家相距不远,杨家的货物放在周家,显然说不过去,提前过去个马队,或是稍后过去马队,也不是个好主意,万一漏了消息,绝对是个大麻烦。

    “让去宜良的商队,找个借口试试,若是可以,咱们就不用费心银钱的事了,想来杨家的面子,在周士清那里还是有些用处的。”

    既然这事没法办,就硬来试试,说不定周家看在杨家的面子上,能帮着保管一下,杨猛将这个想法说给丁保钧,看看他是个什么看法。

    “那理由怎么说?”

    老丁觉得这么做不是不可以,但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

    “就说宜良有个商家要的,一时没有凑够银子,先放在周家几天,免除我们来回跑的麻烦!”

    “周士清不是傻子,我杨家在宜良也有田庄,为什么不放在那里?”

    “田庄?田庄是个什么地方,无非是几间破瓦房而已,这么多铅块,也值些银子,就说放在周家安全一些。”

    一老一小定下了计策,便直接让马帮过去试了一下,果真如丁保钧所说,周家同意了。

    谋夺家产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要打通宜良那边的关系了,姜元吉是个可以合作的对象,与周士清穿一条裤子的宜良典史必须除去。

    带多少银子贿赂姜元吉也是个麻烦,多了他会起疑,少了他也不会满足,这个度的把握,就得找老爷子了。

    “宜良姜元吉,万两!”

    这是老爷子给的答复,事情想瞒住姜元吉很难,可姜元吉想弄清楚里面的道道,也一样不容易,双方心照不宣,才是成事的根本。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品书网

    请分享

    本书来自 品&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