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 (第3/3页)
配方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了,可问题还是不断,最大的毛病,出在搅拌机上,人工转不动,用骡马效果也不是很好。
杨猛一点点的查找问题,一个个的解决问题,第一批十万斤云烟从研发到真正完成生产,足足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十万斤,这可是整整五十吨啊!望着山洞里无数的瓷缸,杨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些东西,一旦投入市场,那危害可是极大的,可他又有什么办法。
俗话说的好,善恶终有报,而他杨猛就是洋鬼子的现世报,没有他们大量输入鸦片,自己也不会玩这个东西,杨猛也想做个圣人,可前世做了好几回都没有成功,今生今世,杨猛不想再做圣人了。
你打我我就打你,谁能站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何况自己还要凭着这东西,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呢!
丁叔那里还是没有马帮的消息,这个时代太不方便,通信交通都极为落后,交流也极不方便,一支马帮出去了,等回来才能知道他们平安无事。
有时候,一两个月的旅程,一旦遇上事情,三五个月回来,那都是正常的。
丁保钧不着急,可杨猛却着急啊!他的这些东西,还需要一个包装,用瓷缸运输,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东西易碎,打破了一个,损失的可都是银子啊!
既然马帮一时半会回不来,那自己就先弄一些包装,自己的东西算是高端产品这包装,也一定要有点新意。
正好岑毓英那里,也找来了几个不得志的读书人,这些人都是拖家带口来的,大清普通人的家口不小,一家少说有个七八人,多的三五十人,也是常事。
五两银子的月俸,足够养家糊口了,岑毓英找来的这些人,一看就是穷苦人,不管男女老幼,一个个瘦的像根人棍,全身上下除了骨头就是肉皮。
这样的惨象,以前杨猛也见过,在电视里见过,非洲最多,没想到大清也是这么个样子。
这些人虽然瘦弱,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姓,帮忙干活,收拾东西,看来这五两银子成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毓英,找老江过来。”
望着这些人干一般的读书人,杨猛的心里很沉重,人一旦活成了这样,为了生存,他们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这些人就像没有大烟的烟鬼一样,一个合适的途径,就能把这些挣扎求存的良民,变成一头头恶鬼。
“老江,在武庄与西山之间,选上一块荒地,能种粮的不要,地盘小的不要,我要建一个庄子。”
得了杨猛的吩咐,江树先就思索了起来,没一会儿,就给出了结果。
“你们听着,想留在我这里,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我会给你们说一下,庄子将来的布局和规模,该如何去做,你们自己谋划,我要看的就是结果,做好了,你们会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做不好……”
杨猛将现代小区的大体功能,说了出来,一个个瘦弱的读书人,也在默记,杨猛说完了之后,就走了。庄子不用建起来,杨猛要看的只是图纸,做好了这个,他们才算是有价值的。
杨猛也想多帮助一些人,若是以后他发了大财,无偿收留这些人,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他的产品还没有销路,赚不赚钱也是两说,现在养人就要养有用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