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郑渠边上的见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七章 郑渠边上的见闻 (第3/3页)

大车,准备出发了。

    “出发”

    苏路挥手,队伍开拔。

    官道两旁的野草开始泛黄,放眼望去,满目黄绿相间,间或可以看到杂草中间有掩映的白色,走进一看,杂乱的蓬蒿之间,却是几根白骨。

    苏路躺在老王驾着的大车上,仰躺着看天,胸口箭伤疼,心情也很是不爽。

    战祸离乱,受苦的只能是百姓,躺在地上的白骨,也曾是谁家少年。

    粮队行到郑渠,打前锋的苏平遣人来报,说秋水上涨,桥面被没,应该是绕道而行,还是涉水而过。

    “原地休息,派人查探上游和下游,看可有未曾被淹没的桥梁。”

    苏路吩咐着说了,跳下大车,不曾想踩到一根白骨,身体一个趔趄,旁边的老王眼明手快,架住了苏路,才让他没有摔倒。

    “大人小心点,这里原来是沃土,有很多村子,后来起了战火,死了很多人,到处都是白骨,我先前走这路的时候,经常有人被骨头给绊倒。”

    苏路叹了口气:“是啊,老王你还一直想要加入卫军,他们加入卫军还不是为了能有一天不打仗,回到家乡,过上平安日子,却想不到只能埋骨异乡。”

    老王一拍胸脯:

    “我不怕,大人,你只要同意我加入卫军,我绝对不给你添麻烦,第一仗就干脆利索的挂了。大人,你看我刚才都扶你了,要不你抬抬手,就同……。”

    苏路一脸黑线,转身就走,这个老王。

    好好活着不好吗!

    苏路走到郑渠边上,看到不少民夫卸下驮马身上的粮包,牵着驮马在渠边饮水,也不禁蹲了下来,就着水洗了把脸。

    许是因为到了深秋的缘故,渠水颇凉,寒意刺骨。

    洗去脸上的沙尘,苏路感觉清爽了不少,站在郑渠这边,极目远望,看到了远处若隐若现的大山。

    太阳西斜,天边开始染上一层红色,北风吹来,荡起阵阵沙尘,越往北,风沙越大了。

    苏路指着北边不远处的一段破烂的墙头问了老王:“老王,你知道那是什么墙吗,怎么都修到郑渠边上来了?”

    老王正按着驮马的脑袋喝水,闻言眯着眼看了看北方,然后就低下了头,继续按驮马喝水:

    “那儿是古代长城的一段,是从临洮山那儿修过来的,我听老人说,好像是很前朝的事儿。”

    探路的卫军回来了,禀报着说了:

    “都尉,没有找到桥梁,应该是跟这处桥梁一样,都被水淹没了。”

    那就只能涉水而过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