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和田玉矿床 (第2/3页)
甸特产居然在和疆发现了,这倒是令他感到有些意外啊。
可以这样设想:数千年以前,就有人们穿着麻布和兽皮,怀揣罗甸七彩玉,越过雪山草地,忍受寒冬酷暑后到达了这里,或许这里是个村庄,是个部落,都有可能。
这里在当时是一个极其显赫的昆仑玉石加工和集散地。一部分玉料留下之后,剩余的向中原地区扩散。后来,一次空前的大灾难彻底地把辉煌的史前文明给淹没了,那些没有来得及加工的七彩玉,也埋在了这里。
他将这玉石放到地上,然后对着玉肉滴了几滴水,发现这几滴水如同露珠一般凝而不散,这更印证了他的推测,这还真就是七彩玉。
这种方法叫水鉴别法,就是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
他将这块奇葩的玉石扔到了自己的背篓里,然后继续向前走,这一路上,石头缝里、泥土里的玉石被他找到了二十多块,有大的,有小的,不过这并不能使他兴奋,让他最兴奋的是,他感觉自己距离玉脉的位置越来越近了。
“张顾问,你在干嘛呢,我们好像找到玉脉了啊。”远处,独眼大声喊道。
张天元一听找到玉脉了,急忙就往他们说的地方跑,虽然背着一背篓玉石,可是他跑得还真是不慢。
看到张天元背篓里那五颜六色的玉石,独眼等人简直都傻了眼了,这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啊,这位简直就是神人,这比起库尔班也不差了。
“我说张顾问,你不会是发现玉洞了吧?”独眼问道。
“不是,我刚刚走过来的时候,心里头就想了啊,过去这里或许也是河流,又或者发过洪水,发生过泥石流,是不是就有玉石埋在地底下啊?这么想着,我就尝试着挖了一下,还真让我挖到了这么多的玉石啊。”张天元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啊,我们这些榆木脑袋就算是想个几年都想不到这种事儿的。”司马义叹了口气,拍了拍脑门说道,他现在对张天元的态度,那跟对库尔班的态度也差不多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神了。
“玉石的质量怎么样?”独眼问道。
“你们看呢?”张天元反问道。
“张顾问,您就别卖关子了,我们哪儿懂这个啊,虽然说看一看还可以,但是问道具体的识别方法,那就不行了。”司马义摇了摇头道。
“其实这玉好不好。你从两个方面就可以判断出来了。这其一嘛,一块好的和田玉,其具体标准是:一是要‘体如凝脂’,二是要‘精光内蕴’。三是要‘质厚温润’。四是要坚硬细密,具备这四个要素的便是好玉;反之。质地粗粗的,干干的,内里不蕴含一种精光,外表不细腻温润。便是劣质玉。”
“我听说颜色也有区别吧?”独眼挠了挠头道。
“你说到点子上了。这其二,就是看颜色,和田玉因颜色不同,有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之分,一般来说,在质地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白玉为贵。黄玉次之,而青玉和青白玉等价值就要低些。但颜色对于和田玉的重要程度,不及对硬玉来得那么突出,翡翠颜色相差一点。价值就是几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