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坑爹的专利注册陷阱 (第2/3页)
留学生身份,我个人建议你在申请专利权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在欧洲注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障你的利益,这里有一份专利注册的相关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后再做选择。”最后,波尔教授突然想起了什么,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杜克。
这是一份专利申请指南,不但有专利应该如何编写的指南,还有专利应该如何注册的指南,甚至有专利收益税收优惠策划,林林总总,杜克稍微一掂量,怕不下二十多页了吧。有这样的指南,说明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对知识产权的商业开发方面,确实非常有一套。难怪这个实验室在麻省理工肥的流油,只是不知道这在麻省理工算不算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都是这样的话,那么麻省理工的产学研结合简直称得上是水乳-交融了。
在没有看到这份申请指南前,杜克以为美国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天堂,可是看了这份详尽的指南,杜克才知道自己错了,简直连内裤都错掉了。自己的见识还是太浅薄了,同波尔教授相比简直就是井底之蛙。
如果在美国注册知识产权,不但在取得知识产权的收益时立刻就要纳税,更重要的是像杜克这种留学生,如果要汇出知识产权所得的专利权使用费回到自己国家,山姆大叔还要扣缴30%的税!也就是正常情况下,如此这般折腾下来,一多半的收益就要落入联邦和州政府的腰包,杜克乍一看这个规定还真是吓了一跳。
当然如果个人专栏持有者获取的收益不大,比如几万美元这种收入,美国税收也有不少优惠政策减免。对于公司法人注册专栏,美国法律还规定专利拥有者在保护自身发明过程中支出的所有费用都可从税款中扣除。
可是这些优惠政策对于他这种个体重大发明人来说,却没有什么用,因为杜克研发这个东西,真的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的费用开支可以享受这个优惠政策,这样的话如果杜克的专栏预期能够获取巨额收入,美国对这份收入税负真的是不轻。
按照波尔教授的行业应用来初步估计,杜克这个专利潜在收益绝对不会太少,按照杜克先前语音识别技术产品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