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杨均义的烦恼(召唤月票和推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五章 杨均义的烦恼(召唤月票和推荐) (第2/3页)

站里,待得厅里的通知下发下去,车站派出所再派人监视长途车站,就已经晚了。可以说,整件事情中,叔侄二人的功劳要占到六分至七分。只是按规定出警将人贩子带回所里的宁远三人都被记功提拔了,这两人省政府和警察厅要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表示,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从宁远的报告中,马永福还注意到一点,那就是郭夫人对于方明远的印象很好,甚至于让他直接叫自己姐姐,而且方明远连番拒绝郭氏的好意,郭夫人亦没有半点的不悦,反而临行之时,留下了电话地址,显然对这方明远十分地喜爱。如果说省政府和警察厅在这一块上处置不当地话,搞不好反而会令郭氏不满。

    可是问题又转了回来,省里对其的奖励,说白了无非名、利二字!权。倒是想给,可问题是两人皆不是体制中人,就是立即入了体制,这提拔的过高过快,也会引起他人的不满。

    名,此事诸方皆不愿意宣扬,怎么给两人荣辱?而且给到什么程度又是合适的?

    利,再大的利能够超过郭家的那张存折吗?方家叔侄连那五百万都舍得了,还在意省里给的这点钱?这的确是个个人挠头不已的事情。

    马永福看了半晌,苦笑着将其又推回到了杨均义的面前。“杨厅长,我也不知道应当如何是好。”

    “马主任,我倒是有个想法。你说,咱们要是将他们一家人的户籍全部迁到奉元来,他们会不会满意?从资料上看,他的二叔就在奉元。”杨均义试探性地问道。

    马永福微微地点了点头,这倒是个不错的奖励,要知道在华夏,户籍流动是相当不易的,八十年代末期,想要从乡镇户口变为省城户口,那可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这一点,即便是在数十年后,仍然没能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很多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都工作了十年二十年之后,仍然拿不到当地的户口,享受不到应有的各种福利。“要是那样的话,还得附带解决他们一家人的就业问题。还有这个,你注意到了吧,他家在海庄镇里还开有一间饭馆。若是真的迁来奉元,恐怕在这一点上还需要……不对!这样做也有问题。”

    “马主任,哪里有问题?”听得连连点头的杨均义被他吓了一跳,连声地问道。

    马永福一把扯过了那一叠资料,从中翻找出了宁远的报告,指着其中的一段道:“这个奖励,他们并不一定会满意,你看,郭家已经答应日后会尽快将他们全家都迁往香港,都没有吸引到那个少年,区区的奉元,对他又有多少吸引力?”

    他看了看左右无人,又低声地对杨均义道:“杨厅长,你应当也知道了吧,如今上面正在酝酿着修改政策,允许知青子女返城,这少年的母亲是京城知青,最多到明年年底,他也就可以前往京城了。这孩子都已经允许回城了,这父母亲随之回城的政策,估计用不了多久,也就会下来。到时候,你的这一奖励的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日后。会不会令方家感到不满呢?这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