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课堂(上) (第2/3页)
门口放下江丽娜后,张子剑又回到他的教学楼。刚停车就听到下课铃声,从车后面拿出课本来,放入文件保内,奔向教室。
张子剑知道前两节课学不学无所谓,但三四节,是讲的国际经济学。虽然脑子中已经把书本上的知识印在脑子里,但他还想听听讲师怎么讲的。
理论是一方面,实践又是一方面,张子剑想多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经济学的,也学习一下别人的长处。
进入教室,找个空座位,等待上课。教室寥寥无几的人,多数出去透透气或者上厕所,课堂铃声一响,都快速的进入教室,宿舍的那几位,也见到张子剑过来,冲着他点点头,还有不熟悉的同学,也是那眼光看他,这位平时也是神龙不见首尾的人物,更是位高调的人物。上课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教室坐满人后,进来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穿着长袖的白色衬衣,两眼很有神,看着下面坐着的同学,先点名。
这位讲师是学院的高小博副教授,经济研究生出身,毕业就在学校担任助教等职务,到前几年才评选上副教授。
高小博讲课有个特点,前面照本宣读,之后才讲解自己的看法。张子剑来听他的课主要就是后面对于经济学的见解。
高小博在黑板上写了很多的东西,但今天的课程有些和书本上无关。张子剑一点一点的看完,和日本经济有关,难道这位高教授也研究日本的经济,看着他放下粉笔,拍了怕粉笔末,两手撑着讲台说道:“今天所讲的日本经济发展和衰败是我这段时间内多整理的东西,还未发表,拿出来和大家分析分析。”
“索罗斯,是一位国际风投专家,他在世界各地都有投资,他对于风险很有规避的意识,也造就了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从他这段话中看出来美国要打击日本的经济,那么从什么地方下手?”
下面座这的同学们明显的一愣,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开着电视报纸杂志才了解世界经济,不是专业的部门,要研究可要费一番功夫。高小博,留了一个一问,伸出一个食指接着说道:“当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将国际放贷者的地位让与美国时,同时失去的是大英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国际银行家对这一事件当然记忆犹新,东亚国家的经济在二战以后的迅速崛起,给伦敦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敲响了警钟,一切可能阻挠和破坏由他们主导的世界政府和世界统一货币的任何潜在竞争对手,都必须严加防范。”说道这里高小博面部表情严肃,说道:“下面大家可以记一记,这将是一个重点,为何日本高速发展起来,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路,你们在工作后,是否能借鉴。”
见讲桌下面都是翻本子等忙碌的声音,高小博等待着,眼神看着张子剑,唯独就他没动。看了两眼后,见下面的同学都准备好才说道:“日本作为亚洲最先起飞的经济体,无论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工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是财富积累的速度和规模,都迅速达到让国际银行家惊恐的程度。用格林斯潘的话说‘一个以日本为顶峰的亚洲经济区造成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恐惧,他们认为日本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了苏联。’那么大家应该知道格林斯潘是谁,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87年就职美联储主席。”高小博的语速很慢,每说一句,都会停顿,看到大家在奋力的书写,眼光有看到张子剑,就这厮雷打不动,就是不笔记,抬手看了看时间,继续说下去:
“日本战后以模仿西方产品设计起家,然后迅速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反过来占领欧美市场。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在汽车工业中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将人工失误率降到几乎为零。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美国生产的8缸耗油轿车很快就被日本物美价廉的省油车打得落花流水。美国在低技术含量的汽车工业中,已经逐渐丧失了抵抗日本车进攻的能力。80年代以来,日本的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索尼、日立、东芝等一大批电子企业从模仿到创新,三下五除二就掌握了除中央处理器之外的几乎所有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芯片的制造技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