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刘琅的期盼 (第2/3页)
会将引进国外技术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这一年,国家还只是在尝试着进一步开放市场,有时还会在形态意识方面纠结不清。
而这一世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刘琅的第三产业浪潮为世界的未来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时代,商品琳琅满目,老百姓的选择无计其数,而中国因为巨大的市场和人力成本的优势在这个时代充当着主力资格,未来的中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老百姓生活富足美满,国家外汇储备以万亿计算,这样的国家谁不会向往?正因为如此,才得到了那些国家高层们的赞同,同时也就让很多人忽略了形态意识方面的问题,即便有不少人心中也有疑虑,但在国家富强这个大方向上是没问题的。
现在国家已经为了这个目标开始筹备,这一点上比刘琅的前世强出很多,至少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投资,同时少了很多在意识形态上的争议,做到了同心协力,如果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改革的速度比前世要快出许多。
这些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刘琅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前世国家在开放过程中所遇到过的,而且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这些问题国家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还制定出了很多方案进行控制。
诚然,刘琅不会认为这些问题能够在短时间真的解决,在市场经济下,国家官僚体制注定意味着效率低下,高层做出判断很快,但要想真正实施下去就变得很缓慢,要不然也不会有十多年后多次精简机构的举措了。
但是跟前世不同,前世的中国所有人都是两眼一抹黑,即便出现了种种问题,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当意识到问题所在,只能做些亡羊补牢的工作,但损失已经发生不可挽回。
而在这一世中,刘琅提前提出了警告,就让国家有了防范,可以先做出一些“预警”,纵然地方在执行方面会有些折扣,但无疑仍会起到巨大的作用,这就让国家少走了很多弯路,损失方面恐怕至少会减少三四成。
而人才的培养和工业基础的发展是刘琅最重视的方面,在书中他对这两方面阐述的最多,在前世,国家在这两方面做的不多,并不是国家的高层没有意识到,而是错误的觉得只要国外技术引进过来,国内的产业发展也会迅速提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