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杨志传的前世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杨志传的前世今生 (第2/3页)



    现在可是八四年呀!去年自己和父母来首都,母亲看到计算器都新奇的要命,普通人对计算机根本就没有一个概念,可这里竟然有一个计算机公司,难道也有人像自己一样穿越到这个时代了?

    就在刘琅恍惚之间,一位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由远及近到了近处。

    “江波的信!”

    邮递员对着一栋房子喊了一声。

    “来了来了!”

    房子里跑出一个人接过信。

    “八十五号………这呢!”

    邮递员来到了那国通计算机公司前面。

    “杨志传!杨志传的信!出来接收一下!”

    邮递员对着里面喊着。

    “杨志传?哦!我知道了!”

    听到这个名字刘琅才恍然大悟。

    杨志传这个名字在现在就是个人名,但十年后,这个将和他创立的联想集团开始被国人知晓,二十年后联想品牌的电脑已经在国内家喻户晓,成为国产电脑的第一品牌。

    刘琅前世今生都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可在前世,他有一个计算机专家的妻子,虽然技术上他称不上是什么专业人员,但爱屋及乌,他对国家乃至世界计算机发展历史还是非常了解的。

    这位杨志传原本是一位在国家电子研究所工作的职工………说起这国家电子研究所,那又是一把辛酸泪了。

    改革开放后,最先接触外面世界的人还是那群科学家们,国家的各种研究所当然就是这些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了。

    这些人很多都曾经在国外留过学,见识过西方的先进技术,开放后,他们当然要充当改革的急先锋,搞私营经济当然不是他们的强项,也没有人会想要把研究所承包下来,他们能做的就是迅速提升国家的科学水平。

    于是在短短几年内,各种名目的研究项目层出不穷,最多时足有一百多个,可结果呢?似乎离国际水平越来越远。

    这个国家电子技术研究所也是如此,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始搞自己的计算机,那么如何才能体现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呢?最直观的当然是计算速度了。

    所以研究所举全所之力,花了五年时间研制出了一台大型计算机,并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但是它拥有的每秒千万次的运算速度与国际上每秒运行三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相比,实在是已令人汗颜。

    按理说一台每秒运行千万次的计算机,虽然比不了国外的先进货,但算个算数还没问题的,但是这研究所的这台计算是以军工为目标,可此时国家的军队还处在“原始”状态下,最先进的设备也就是雷达了,基本上跟计算机搭不上任何边,设计的初衷就是错误的。

    结果这台计算机它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束之高阁,直到报废也没用过。

    计算机没搞成,计算研究所也失去了国家的资金扶持,每个人也就靠工资吃个饭,想要钱搞研究那就自己想办法,于是所长就搞起了多种经营,也就是现在刘琅看到的这个国通计算机公司,这位杨志传就是这国通公司的负责人。

    这对于杨志传来说是发家的开始,一个天大的机会。

    二十年后关于杨志传这位传奇企业家的书籍很多,里面对他的溢美之辞也是数不胜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