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藏画 (第2/3页)
轴竖起来对着阳光,又看了两三分钟,将卷轴铺到桌上,道,“这画里有乾坤哪。”
“藏画?”辛老头惊讶道。
邹老头点点头“应该是,”然后对林如海道,“小伙子厉害啊。”
林如海咧嘴一笑,心里有些激动,刚才辛老头提到的大千居士,让他消沉下去的兴致又上来了,仿石涛的太多,但张大千的仿品可不一样,价格非常非常高的。
淡红色光晕,民国仿作,大千居士……这么一联想,怎能让人不激动哪?
一个藏字,说明了一切,没人会藏没有价值的东西,这种事辛达只听过,还未见过。
他看着林如海,道,“真是人有三年旺,神鬼不敢挡啊,兄弟运气未免太好了,这幅画多少钱拿下的?”
“两千。”
辛达竖起大拇指,赞赏地拍拍他肩膀。
邹老头这时道,“小伙子,我判断这张熟宣后边藏着一幅画,需要揭开它才能见分晓,怎么样?”
林如海道,“邹老,当然揭啊,在这揭?”
辛老头道,“揭完再裱,这里不行,是不是得……”
邹老头点点头,“嗯,把老胡叫上,去我家共襄盛举。”
林如海拿起画轴,辛达也要跟去瞧,四个人下楼,在二楼楼梯口,遇到两个人,捧着物件来找辛老头掌眼的。
老头抱歉道,“今天不行,改天改天。”四人下楼,坐进辛达的奔驰,奔邹老头家里去了。
上车后,邹清宇拨出去一个电话,叫上了他称为老胡的人,说了藏画的事情。
放下电话,他有点激动,甚至兴奋,这种事他六十多岁了,也就十多年前亲身经历过一次。
画中藏画、观音藏宝这种事情,是在战乱年代,人们保护珍宝最好的方法了。
主要是这些方法,还能够避免物件的破坏损毁,一定程度上,还能为宝物提供储存环境,防止温度、湿度、阳光曝晒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外来物件的伤害。
很多人都用观音像,因为民众大多对菩萨保持着一种敬畏之心,很少会无缘无故去破坏它。
车子向北行了半个多小时,拐过荷叶池,驶进一个小区,邹老头家住三楼,四个人上楼,进屋,来到工作间。
这是邹老头书写作画的地方,长长宽宽的工作台上,除了笔墨纸砚,还看到了粗细的木头杆和其他许多物品。
一会,他们口中的老胡来了,就是胡珀。大家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