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春天来了 (第2/3页)
门负责人、乡镇政府领导以及海事处全体人员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着重落实乡镇政府以及交通主管部门(即海事处)各自的责任,将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力度,确保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他们深知,唯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水上交通安全的严峻局面。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从多个维度发力,全力解决实际难题。
7月1日,海事综合楼正式交付使用,乘客的候船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从此,乘客们再也无需在风雨中或烈日下苦苦等候船舶的到来与返航。省海事局一次性批准了陈林水库5艘标准船舶的改建项目,船舶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乘客的乘船环境进一步优化,坐在船上既安全又舒适。
尽管山水市水上交通安全局面已有明显好转,但季健强副市长、交通局海事处并未满足于此。他们高瞻远瞩,审视全局,深知要彻底改善水上交通安全状况,绝非一朝一夕的阶段性整治所能实现。这需要从根本上提升船舶整体质量与安全性能,从精心优化船舶建造工艺、全面更新船舶设备,到全方位强化船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构建起稳固而系统的水上安全防线。
在此期间,季健强副市长全力推动《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明确乡镇政府在库区船舶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主体地位,着重强调属地管理责任,并将船舶安全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调动了乡镇政府管理船舶安全的积极性。每年春节期间,船舶超员超载现象屡禁不止,他总是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公安、交通、安监及乡镇政府领导,前往重点码头,实地检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对于严重超员的船员,严格依规进行处罚与教育,有力推动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2006年底,章局长如愿晋升为人大副主任,朝阳寺的镇长书记也另有任用,黄副局长荣升为新一届交通局长。交通局副局长直接提升为局长,这在山水交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季元和其他交通人也为此感到些许欣慰与自豪。黄局长到任后,带着安全科长、季元一同前往朝阳寺调研,当场决定拿出2万元船舶建造资金,朝阳寺政府也积极响应,拿出1万元,两位船主筹集了3万元。船厂按照图纸新建了2艘客渡船,至此,海事处日夜忧心的朝阳寺不合格船舶全部被取缔。
海巡艇进行了全面修缮,从内到外焕然一新,还增添了一套空调设备,并且成功组织了三次应急救援演练。海事处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坐在办公楼内,水城码头的船舶进出情况尽收眼底。他们还计划引入“电子眼”,对水城码头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在此期间,山水市再次在全省开风气之先,成功为海事处争取到6个全额财政编制,使山水市海事处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享受全额事业编制的基层海事机构。
通过山水市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水上交通安全状况实现了质的飞跃。二十年间,山水市未发生一起水上交通死亡事故,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安全记录。这些成绩,在一段时期内让山水市成为库区安全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