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亲临前线督战的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十九章,亲临前线督战的将军 (第1/3页)

    吴克仁(1894年—1937年11月9日),字静山,满族,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宁安)人。1915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第五期。历任奉军排长、连长、营长。1925年,赴日本入炮兵学校学习。1926年回国,任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研究班主任兼炮兵教导队队长。后改任炮兵教导团团长。九一八事变时,任东北炮兵第十八团团长。

    1933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七军第一一七师副师长,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古北口、滦东抗击日军。1934年,升任第一一七师师长。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1936年,任第六十七军副军长、驻延安,执行合作抗日协定,为红军输送弹药物资,并参加张学良组织的东北军官秘密组织抗日同志会。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率部驻甘肃平凉,监视驻甘蒋军的行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西安抗日联军总部任命为第六十七军军长,移驻皖北、豫东。

    1937年5月,晋授陆军中将。七七事变后,奉命率部沿津浦线北上抗日。9月12日,在沧州地区抗击日军。10月25日,奉命率部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1月5日,率第六十七军赴淞江,防守黄埔江北岸,阻击日军第十军。7日,击败日军一部,歼敌数百。9日,亲临前线督战,在指挥部队后撤时中弹殉国。

    1894年,吴克仁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三道湾一个农民家庭。童年入乡塾受启蒙教育,民国成立后,入县城高小和中学肄业。宁安地处国防前线的牡丹江流域,曾备受日、俄侵略者蹂躏之苦,吴克仁目击身受,壮怀激烈,遂立志弃文习武,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炮兵科学习,毕业后分派皖系边防军服役。直皖战争后被张作霖收编,从此进入奉军。因吴学术优良,在一、二次直奉战争中屡立战功,先后由排长、连长升至营长。1925年,被选派赴日本入炮兵学校深造,翌年学成回国,任东北讲武堂炮兵研究班主任兼炮兵教导队上校队长。1928年夏,张作霖于返奉途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出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后,着手整顿奉军,炮兵教导队改为炮兵教导团,吴克仁任团长,后来改任为东北炮兵第十八团团长。1930年,张学良为提高东北炮兵素质,又派吴克仁赴法国考察炮兵,回国后升任东北讲武堂炮兵研究班少将教育长。吴精心治学,将在国外学到的炮兵战术传授给学员,为国家培训了大批炮兵指挥人才。1933年春,日军侵略热河,吴克仁被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一一七师副师长,编入以王以哲为军长的第六十七军,参加长城抗战。

    1934年春,张学良自欧回国,因在意大利期间受法西斯主义影响,高唱“拥护领袖”口号,接受蒋介石所委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职,调东北军南下“剿共”。吴克仁时任一一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