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我拿锤子努力? (第2/3页)
,鉴证中心哪还顾得上鉴定什么铜器?
就说关兴民在院办时提到,此次指导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那樽仿宣德炉:
这东西再重要,案件性质再严重,也还处于审查起诉阶段。无非就是延期,再多鉴几次。实在不行就送去京城,大不了被同行笑话几句。
而那樽镇纸是一年多前的物证,等于案子早判了。但突然间,古玉成了仿玉,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上百万的案值突然就变成了几千,那是不是得衡量:判决时量刑是不是过重,是不是属于冤假错案?
接下来,要不要补充审讯,要不要重新侦查,甚至于翻案?
但已经判了的案子,是那么好翻的?
林思成和王齐志已经能够想像到,接下来的市局会有多忙,会有多乱。
等鉴定结果出来,起诉审判此案的检察院和法院接到消息后,会是何等的我操。
哪还顾得上什么铜器和宣德炉?
恰好负责接待的副科长过来招呼,说餐厅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一群人乌乌央央的下了楼。
师生二人落在最后面,默然无言。
到了餐厅门口,王齐志停下脚步,脸上浮出几丝古怪:“你这鉴定玉器先测辐射值,也是从书上学的?”
“凑巧而已!”
林思成一本正经,“王教授,如果是你检测,一看玉器辐射值才0.02,你会不会怀疑?”
废话。
问题是,正经人谁会拿把辐射枪扫古董?
所以,林思成算是开了先河,而且是连着两次。至少以后省市两级鉴证中心,绝对会把这一条加进去。
“那你说的那个用碱水浸泡来促进玉质钙化,中间有很多步骤,是什么?”
林思成不假思索:“首先恒温:四十度以上,五十度以下,加速钙化反应。其次恒湿:维持在60%-80%,促进矿物渗透……”
“第三,水浸模拟风化……第四,机械辅助:低功率超声波震动,增强溶液渗透。第五、控温加热、控温冷冻,形成裂纹……”
“如此反复,至多八到十周,就可以促使玉质钙化,并自然生出鸡骨白灰泌。如过有点耐心,手工盘磨包浆,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三年……”
王齐志怔了一下。
就算是术业有专攻,但他好歹也是文保学教授,鉴定专家。而林思成说的这种方法,他压根就没听过?
关键的是,还如此简单?
不需要酸浸,不需要叩锈,不需要高压,更不需要拼接……就问,只靠眼鉴,你怎么鉴?
甚至于不深层取样,连仪器都测不出来?
而平常的收藏交易,有几个人会拿东西到专业机构检则,更别说钻孔了。
王齐志目瞪口呆:“那这样一来,等于是个人都能仿造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