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核辐射 (第2/3页)
然有!”
白总一挥手,助理递上几份文件。
林长青仔仔细细的看,林思成也凑近了一点。
碳14测年,这个省博物馆、文物局,乃至市文物局就能做。但怕有误差,白总亲自去了京城。
检测单位是国家文物鉴定中心,除了中科院,全国再没比他权威的地方。
同时还做了加速器质谱法,样品的断代区间为1000年-930年。
第三份为热释光,检测单位为上海博物馆。
倒不是京城没有,而是迄今为止,数上海博物馆的热释光古董测年法的检测水平最高。
结果没出意外,断代区间为1100年到900年。
跨度比碳14稍大些,但这是因为检测原理不同,所以结论不同。
最后还做了内窥检查,内部结构与胎质、胎色,以及年代同样没问题。
照这么看,好像这东西确实没问题?
但林长青的眉头反而皱的越紧。
许久,他回过头看了看林思成,“看了没有!”
“看了!”林思成点头,“但逻辑不对!”
林长青怔了怔,又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欣慰。
看了的意思是,林思成也没看出问题。这个不意外,不见连他也没看出来?
逻辑不对的意思是,这字不能签。
林思成暂时不知道,为什么爷爷只是顾问,反倒像是最后拍板的那个人,但不妨碍他怀疑:
前世,直到2023年左右,省文物部门才从海外购回一樽北宋倒流壶,算是填补了“北宋耀州倒流壶出自陕省,陕省却无倒流壶”的空白。
但现在才是2007年,那这一只是哪来的,最后又去了哪?
其次,规格不够。联想起上一世,又是省政府,又是国字头单位又是央视,就差在美国时代广场租个屏公告全世界的架势,今天这阵势已经不是寒酸,而是诡异。
当然,也可能是时间还没到,各级单位认知不够。但政治觉悟再低,是不是也该来个局领导,再请三五个同样权威的专家共同鉴定?
其它不论,万一爷爷收黑钱了呢?
第三,价格不对:660万?
既便现在才是2007年,加个零不至于,翻一番没丁点儿的问题。
难道是发扬风格的爱国人士?
下意识的,林思成看了看两位客商:气定神闲,风轻云淡……
就三份报告,就那么多字,林长青来来回回看了两遍。
想了想,他又拿起放大镜:“林思成,你打光,我再从注水孔看看内胎!”
老爷子又请两个工作人员帮忙。
因为要把壶倒过来,变成底上口下。关键这玩意浑然一体,最上面是提梁,所以必须要悬空,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把提梁弄断。
林思成叹了一口气:又多了一个疑点,客商心太大。
这玩意要是自个的,哪会同意这么干?
又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