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讲《净土十疑论导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讲《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2/3页)

以带的。你曾经做过,但是你现在已经不想做了,对这个产生厌离,这个可以,这个业可以带,这个临终不会产生障碍。

    如果这个业你现在还在做,而且有可能你还想做,这个业就不能带了,就叫新业,在临终的时候会产生障碍。所以我们要知道带业往生,讲得详细一点,只能带着旧业而往生,不能带新业,这个就是为什么要持戒的理由。

    这样子讲,一方面我们持戒,一方面信、愿、持名,到临终的时候,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所以你看,到净土去的关键就是乘佛愿力,感应道交而往生,这个就是佛力加被的方式,就是第一个,你绝对不能再造作罪业了,从今以后,心心念念皈依三宝,皈依阿弥陀佛,到临终的时候感应道交,到净土去,到那个地方才开始断惑证真。

    好,我们看总结:

    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

    这以下把自力的修行跟佛力的修行作一个比较。先看第一个譬喻:就像有人在水中前进,比如说我在水中,我靠自己的力量游泳。你靠自己的力量游泳,你一天能游多久呢?如果你是仰仗佛力,你是坐船,坐弥陀的本愿船,在短暂的时间,就能够日行千里。

    就是说,你面对你的惑业苦,你完全不仗佛力的加持力,完全用自己的心力来面对你的惑业苦,那是非常辛苦、非常缓慢的,就像一个人游泳,根本不坐船;如果你能够坐船的话,那这个速度就快多了,断惑证真就更快了。以坐船跟个人的游泳,来作为第一个譬喻。

    第二个、譬如劣夫,我们是一个果报卑劣的生死凡夫,我在地上跑,也是跑得很慢;那如果你能够跟着转轮王出巡,坐在转轮王的轮宝,你坐在轮宝上,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就能够遨游四天下,这个当然是转轮圣王轮宝给你的加持力,它真的能够急速成就的。

    所以从断惑证真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

    自力法门,它一定先成就善业力,再成就正念力。你看你要走人间佛教、求增上生的人,他一定要广修福德,广泛的跟众生结缘,因为善业力是他的基础,你福报不够,你修止观障碍重重。

    但是净土法门它对于修善,也非常赞叹,但是它不是非常强调,它要你先成就正念力,你的心必须跟佛的功德,那种信愿的力量要先栽培起来,先成就正念力。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不管是自力也好、他力也好,其实整个佛法的核心价值,最重要的价值应该是正念力,就是你那个观照力,但是因为你观照的不同,就影响到你到底是走自力还是走他力。

    诸位也可以检查一下你内心的世界,你就知道你现在生命的一个方向。就是说你现在遇到一个重大的逆境,顺境不算,你遇到了逆境的刺激,不管是身体的病痛,或者是人事的障碍,你回光返照一下你内心的世界,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对治的?如果说我遇到了逆境,我提起的方式是修我空观、法空观,观察这些内在的身心、外在的人事,都是如梦如幻的,它都是因缘生,它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然后你就在空寂当中安住,度过你的暴风雨,那这样子的结果,你是以空性来对治所有的烦恼,你的结果当然是不受后有──你不是修净土法门。你在整个逆境的过程当中,都没有提起佛号,也没有想到净土的极乐世界,那你现在的情况绝对不可能到净土去。你心灵的灵动,就代表你未来生命的征兆。

    第二个、你遇到了逆境,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管外在怎么纷纷扰扰,我就专心的安住在佛号,我相信他会保护我,我相信我安住在佛号,一切事情一定会变得更美好,结果也度过了暴风雨,因为因缘法是生灭,他也度过去了,这个人肯定到净土去。

    第三种人禅净双修,他遇到逆境的时候先提起空观,观察这是如梦如幻毕竟空的,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真空妙有,这种人也是到净土去。

    所以你可以检查一下你现在的情况,就是说心为业主,你的心灵现在到底是往哪一个方向在走动?你可以遇到逆境的时候观察一下,你就知道你到底是走自力法门,还是走他力法门,就很清楚了。

    好,这个地方讲到自力跟他力修学的差别。

    甲六、生彼不退疑

    前面都是偏重在因地的修学,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应该要一门深入,应该要专心念阿弥陀佛,这个都是在因地的建立信心。这以下讲到果地的功德,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以后的相貌,它的特色是不退转。身为一个净土,为什么有不退转的力量?这以下提出一个问,我们看问题:

    乙一、征问

    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

    我们往生的人,当然有很多的圣人,但是我们现在是一个凡夫,我们的心中有很多的烦恼跟罪业,我们只是在临终的时候,让烦恼罪业暂时不生起,这个时候弥陀现前,感应道交到了净土。但是到了净土,我们心中的烦恼跟罪业,还在那个地方睡眠,没有消除掉。你看邪见,邪见最重要的就是我见,我们经常认为有一个自我,我们认为别人跟我是不一样的,经常跟对方产生对立。有了对立以后,就经常产生碰撞,就产生贪瞋痴的烦恼,因为有自我,我们就习惯性要保护自我,保护自我的结果,就产生了贪瞋痴,这样子往生彼国以后,怎么能不退呢?因为我到极乐世界去,跟六尘接触、碰撞的时候,也会生起我见、生起烦恼,那怎么会不退转呢?怎么能够超过三界正念的功德呢?这个功德是怎么产生的呢?提出这个疑问。

    乙二、释疑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这有五种因缘,我们把这五种因缘先念一遍:

    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

    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

    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这个讲出我们心中虽然有烦恼罪业,但是因为有五种的因缘,所以不退。这五种因缘,第一个是一个总相,最重要是第一个;二三四五是一个别相,我们先看总相:

    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一个生命体的产生,有两种因缘。如果是在秽土,这个生命的引导者就是业力,你造了善业,就出现安乐的果报;你造了罪业,就出现痛苦的果报。所以在这个秽土,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但是你到诸佛的净土去,那业力就不是重要因素,而是诸佛愿力的问题,你只要到净土去,你在净土的整个相貌,那完全跟佛的愿力有关,就不是你个人的业力,这个业力是完全不能活动的,被愿力所取代。

    古德对于极乐世界它愿力摄持的功德相,我们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是安乐的功德,第二个是解脱的功德。

    为什么不退呢?

    从安乐的角度,第一个、他远离三涂之苦,这是根据弥陀本愿的第一愿跟第二愿,你到极乐世界,虽然你的阿赖耶识还有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在你的生命当中,你不会再到三恶道去了。每一个凡位的菩萨,都把三恶道当做一个非常可怕的恶梦,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到三恶道去,不但是他的痛苦,因为你从三恶道出来,对你的善根产生太大的遮障。你到三恶道去一次,你这个人就变得非常的迟钝,所以三恶道是所有菩萨最可怕的恶梦。

    到净土去,弥陀本愿的第一愿第二愿,保证你阿赖耶识的罪业,绝对不再起现行了,不会引导你到三恶道去了,不可能,第一个远离三涂之苦。

    第二个、色身庄严美妙,这个是第三愿跟第四愿,你有美好的色身,有美好的色身,你要摄受众生就容易。

    第三个、成就金刚那罗延身,这个是第二十六愿,你在未来的生命当中,决定不能有病痛,这个病痛对我们修行也是容易退转,你看一个人要是病得太厉害,你的戒定慧会退转的。你虽然还有很多的杀业,但是这个杀业不能起现行,不可以起现行,为什么?因为弥陀本愿把它压住,你的生命当中,只能够健康,不能有病痛,不可以有病痛的──金刚那罗延身。

    第四个、具足五种神通。你说:诶,我在娑婆世界也没有修什么神通的业,为什么到极乐世界我就有神足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是弥陀的第五愿、第六愿、第七愿、第八愿、第九愿本愿的成就。

    所以你看安乐有四种的相貌:远离三涂之苦、色身庄严美妙、成就金刚那罗延身、具足五种神通,这个都是弥陀本愿。

    从解脱的功德有两个:第一个是随意见诸佛,这个是第四十愿所成。你想要成就菩提心,见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在弥陀的本愿当中,你到了极乐世界,你随时可以在宝树的树叶当中,见到你想见的佛──我现在想要看看药师佛、我现在想要看看阿閦毗佛,你心念一动,这个树叶就现出佛的身像出来,就能够随意见诸佛,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自然闻妙法,你很自然的生起一种念头,就能够听到你相应的佛法,这个是第四十六愿。所以说,你在极乐世界的身心世界,因为弥陀本愿的摄受,你能够成就安乐的功德、解脱的功德,所以他不退。也就是说,你过去会产生障碍的烦恼跟罪业,通通不能活动,这是弥陀本愿的摄受,这是总相。

    再看第二个、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

    这个是佛力的摄受,你到了极乐世界,你经常跟阿弥陀佛在一起,阿弥陀佛有第三十三愿,他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照摄以后,你身心调柔、业障消除,当然不退──佛力加被。

    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第二个是法力的加被,到了极乐世界,它的依报、正报,经常的演说妙法,使令我们生起皈依三宝之心,这个法力会产生我们心中的正念力,所以不退。

    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

    虽然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还有无量无边的怨家要找我们报仇,但是到了净土,这种业力的种子都不能起活动,你根本不能遇到恶因缘,也没有神鬼、魔王来干扰你,你所接触的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个是讲僧宝的摄受力,佛法僧三宝。

    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这个是寿命的长久故不退,这个因素也很重要,这个死亡的因素。你看西藏的喇嘛,所谓的仁波切、转世的活佛,你看从理论上来说,他应该二世要比一世好,三世要比二世好,五世要比四世好,当然有的是这样;但有很多不是这样,有的是愈后面的时候愈糟糕。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这个死亡的中断,使令他产生退转。所以这个娑婆世界的寿命太短,这个也是一个退转的因素;而极乐世界提供我们一个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寿命,这也是重要因素。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它的不退,一言以蔽之,就是弥陀大悲愿力的摄受,如果开展出来,就是三宝的加持力跟寿命的长远,所以不退。

    甲七、易生弥勒疑

    我们一个生死凡夫,在修本尊相应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偷拍黑料吃瓜    催情春药商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