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岌岌可危 (第2/3页)
……
汤和能征善战,仅用十五天的时间,就打退了瓦剌,瓦剌人不得不退守到大同之外去。
但当朝廷以为他会驰援李景隆时,汤和却撤兵了。
就是说,他谁都不帮,只打瓦剌。
这个情况,除了朱允熥之外,谁都没料及。
皇后不爽,连发三道命令,让汤和搅扰朱棣后方,不让朱棣在泰安府站稳脚跟,可惜汤和一道命令都没有回复。
朱棣在军师姚广孝的帮助下,刚入泰安就夺取城池,当地官员不敢抵抗,望风来降。
这对朝廷的威慑简直太大了。
泰安距离南京还不到六百公里,若朱棣急行军,只需六日便可兵临城下。
应天府岌岌可危!
这当中还没那么多关隘可守。
朱允文顿时也急了,召集满朝大臣开始商议。
吕皇后仿佛垂帘听政一般,就坐在朱允文的身边。
“诸位卿家,何策破敌?”
下方大臣都是文臣,武将没几个,而且都很无能。
在朝的武将,只有平安一人,他是朱允文手下四大将之一。
“殿下,燕王占据泰安,这是坏事,但也是好事。”
“哦?平安将军,看来你成竹在胸啊,说说你的计策。”
“近在咫尺,可让多方面州府出兵,他在泰安,招兵买马,最多也撑不过三十万之数,而泰安附近的兵马总数,联合盛庸将军和我京都附近的兵马总数,在八十万之多,咱们还可以从别处调兵过来,用百万大军夹击朱棣,他必插翅难逃。”
用人数碾压,也算是个战法。
朱允文刚要开口夸奖,皇后便说话了:“泰安府山峦众多,如果朱棣退守深山该怎么办?”
平安笑道:“娘娘,您多虑了,如果朱棣退守山林,正给了我们机会。山中粮草短缺,他如何维持呢?”
这倒也是,山上老林只能暂避一时,没法持久。
“平将军,你的谋略不在当年刘伯温之下啊。”
“娘娘过奖了,末将怎敢与诚意伯相提并论,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