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郡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9章 郡学 (第3/3页)

上下谁不敬服?”

    王爷?怎么又出来个王爷?

    是了,南朝向来有“宗王出镇”之制,即派出宗室诸王镇守一方。看来现任荆州刺史也是个王。

    可这个王为什么又说是被豫章王养大的?

    黑汉不疑有他,问道:“公子,咱们现在去哪?”

    王扬把心中疑问暂时放到一边,手一背,说道:“郡学。”

    荆州郡学有二,一为荆州本地的官学,一为豫章王所立的“王馆学”。

    且不说王馆学有豫章王的背景,单说主持者是与琅琊王氏一般的高门贵胄——河东柳氏,王扬便不愿从这个地方下手。

    一来担心此处高傲排外,二来也是对自己身份伪装的不自信。

    所以王扬一开始便把他的目标放在了地方官学上。

    官学坐落于西北老城区,连带学舍池台,占地面积不小。四周街道一概不准叫卖喧哗,

    使人一接近便生庄严肃穆之感。

    两人问路来到郡学门口,只见一棵三人合抱的银杏树下,乌漆大门半掩,门前拦有一条长榻,一个少年坐在长榻上,手执书卷,正看得聚精会神。

    少年身着曲裾袍式长衣,头戴黑色高冠,王扬一眼便认出这就是古代所谓的“逢掖之衣”与“章甫之冠”的儒服。

    此人是儒生!

    所谓辅世明教,莫先于儒术。儒术根本,莫先于五经。

    研究五经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南北朝时虽然玄学、佛学并兴,但官学始终以经学为业,不曾有丝毫动摇。

    郡学门前有穿儒服的儒生,这不奇怪。

    奇怪的是门前放榻,难不成这是什么自己不了解的风俗?

    王扬上前道:“请问——”

    “来见祭酒?”儒生随口问道,目光却并没有离开书卷。

    ——————————

    注:①儒服至此时虽较先秦有变化发展,但衣仍旧是上下连属的长衣(古称“深衣”),帽是黑冠(也就是所谓的缁布冠),这两个基础是不变的,再加上是郡学门口,所以王扬才能一眼认出这是儒服。

    ②曹公林在荆州城东北,相传当年为曹操驻军处。《太平御览》引《江陵记》云::“州城东北十二里有曹公林,相传云,建安十三年,曹操蹑刘备于当阳长坂,回师顿此林,因谓之曹公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