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买家俱乐部 (第3/3页)
商业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红星厂的贸易伙伴清单中,一旦三禾株式会社的重要性在综合评估中降低水准,那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合作,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商业布局。
也就是说,上了贼船,再想下去就难了。
现在他们是想抻着,却也是抻不动了,再抻下去,只能等明年的商业旅行团了。
可要等到明年,他们自己都觉得与红星厂的合作疏远了不是一个层级。
所以,就算是赖,也得在四月的尾巴同红星厂把进一步的商业合作谈下来。
三人心里都很清楚,红星厂在最初的短暂接触过后,为什么迟迟不开展谈判工作。
很简单,三禾株式会社给出的技术合作方案不符合红星厂的心理预期。
在日本市场上彩色电视机的更新率持续走高的前提下,红星厂迟迟拿不到更大尺寸和更先进的黑白电视机生产技术。
十二寸黑白电视机在内地绝对是顶流的存在了,但在对外贸易市场上,红星厂电子工业的产品绝对拿不到贸易优势,几乎没人下订单。
倒是对技术要求相对较弱的洗衣机、电风扇等等家用电器得到了一些较少的订单。
红星厂也很清楚,三禾株式会社的目的就是想掐住红星厂的脖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布局“雅致”品牌在低端市场上的占有率。
一旦形成了品牌蔓延趋势以后,东南亚、东北亚等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会更信任雅致品牌,进而以挖掘金矿的速度来开发红星厂的电子工业。
这样红星厂被他们牢牢地抓在手中,永远都别想完成补偿贸易,永远以低成本的人力资源给他们打工。
至于说国内的电器竞争怎么做?
很简单,忽略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电器,把物美价廉打到极致。
挤压电器市场,促使电器厂商向高利润、竞争压力小的电器品类富集。
也就是电视机和电冰箱一类的,到时候这些厂商打的不亦乐乎,三禾株式会社稍稍放开红星厂的技术管束,就会有收割电视机和电冰箱的市场趋势,逐渐蚕食掉国内的电器厂商。
这个过程可能很慢,十年八年也有可能,但这样的布局才是绝户局。
损失了红星厂的发展机遇和利益算什么,三禾株式会社全面掌控东南亚和东北亚的电器市场才是他们的核心目标。
只是这个目标红星厂不想要,十年八年对于红星厂来说太久了,至少老李等不起。
既然三禾株式会社守着那些电子工业技术当宝贝,红星厂索性就不谈了。
这里老李还是要强调一下李学武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补偿贸易,技术换产品,绝对是一招钳制力相当高的办法,红星厂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另起炉灶再烧锅,从其他渠道引进电子工业技术,再进行生产和制造。
雅致牌不能用了,红星行不行?五星行不行,三星行不行?
全面放弃现有的生产品牌,每年给三禾株式会社交付100台电器应付补偿贸易,拖它个三五百年,看谁拖的起。
再说了,相关的生产线是红星厂的资产,开动马力外贸改内贸,还不气死三禾?
补偿贸易,技术换产品,本来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现在就看谁的损失大了,谁要先撑不住,那就主动低头来谈判。
看着李学武的汽车离开了国际饭店,拐出大门,向远处而去,西田健一转过身,看向了望着他的屋内众人说道:“还是要谈的啊。”
没错,终究是要谈的。
谷仓平二这个受气包蹲在茶几旁给三位大佬续茶,心里则是松了一口气。
三禾株式会社是合作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同红星厂进行合作。
如果三禾株式会社撤销了,那他这驻外经理的职务也就没了。
企业赚多赚少跟他有个毛的关系,老板又不会给他多发放奖金。
反倒是驻外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远超国内,在这里的生活更加的淳朴自然。
他是真的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尤其是每天都有三位美女陪伴,住着酒店,吃着西餐。
谷仓平二只希望大佬们和和气气,把商业合作进行下去,五年八年的,他再回去,必然会成为部门经理,甚至是副总。
有的时候堡垒从内部攻破的道理就是这样,一个月拿多少工资啊,敢这么拼命。
——
“没听说吗?”黄干夹了一块拍黄瓜,看了对面的李学武说道:“你临危不乱,大展身手的爆炸案告破了,凶手的身份都找到了。”
“听说了,报纸上都写了,我能没看见?”李学武瞅了他一眼,端起酒杯同他碰了一个,问道:“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商场爆炸案确实告破了,消息他也不是从报纸上看到的,而是分局那边给他打了电话。
毕竟是当事人,也是为现场救援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又是曾经的自己人。
所以,李学武一直都很清楚这个案子的调查进度,只是没多关注罢了。
当初在他的帮助下,快速锁定了该男子的大概身份信息,范围缩小后,调查组加大了辽东省的调查方向,要求各县各乡各生产队积极配合,终于在半个多月后,收到了确切信息。
辽东省下县一个偏僻公社的工作人员汇报说,他们村一个叫张世侯的后生4月2日离开家,就再也没回来过。
张世侯的老家十分贫困,这里的农民尚难做到果腹,平日里家家户户都忙着生计,天天琢磨着明天的饭应该去哪找。
因此即使村里贴出了找人的告示,也没人关心和关注。
后来还是张世侯的父亲见儿子长时间不回家,这才向大队报告。
张父称,儿子已经失踪一个月,他走的时候拿着一个黑色的皮包,只说自己去办事,和家人匆匆告别就再也没回来。
半个多月后张父左等右等都见不到儿子,这才着急了。
为稳妥起见,调查组将张父接到京城辨认尸体,最后确定无名尸确实是张世侯。
张父说,儿子曾参加过当地修建水库的工程,负责点炸药开采石头,村里管得松,张世侯经常往家里偷拿炸药、雷管和导火索等。
此外,张父还坦白“他走之前好像在和我们告别,说再也不回来了,还特意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自己常用的东西也处理了。”
至此,调查组几乎可以确定制造爆炸案的就是张世侯,那他为何不顾死活制造爆炸呢?
因为娶不到媳妇。
没错,调查组一直在寻找他的作案动机,在进行一番分析后认定张世侯的作案动机竟是“娶不到媳妇”。
张世侯一家成分不好,想要娶个媳妇难如登天。
从村民口中,调查组得知张世侯是个怎样的人。
“老董家的都快三十了,还没个媳妇,这是要断子绝孙啊。”
“经常听他在嘴里嘀咕,不想活了,不然就一起死。”
“他可看不上我们这个小地方,经常吹嘘要去大城市闯一番大事业。”
……
最终调查组认定,张世侯生活不幸、愤世嫉俗,这才报复会社的念头。
只可怜当天去西单商场的行人,因为他一念之差,活生生丢了性命。
即使运气好成功活下来,但那样大的爆炸案,足够在心中留下难以消除的阴影。
不过这起案件也有疑点,比如为何张世侯非要在城里找人头攒动的商场里搞破坏。
这个时期普通人想要离开县城都需要有介绍信,更何况从辽东乡村到京城呢,这期间得有多少关卡要过。
这时候的介绍信,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出来的,农民想要进城,更得有硬关系。
就算他因为娶不到媳妇、讨厌这个社会,但一个农村人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怎么会想到西单人多,他为什么选择商场?
黑色提包里提着五六公斤的炸药,沿途没一个人查?他把炸药引爆,还有10分钟才能爆炸,这期间他为什么不逃跑?
换言之如果他点燃炸药后跑了,调查组找不到其尸体根本无法锁定凶手,确认究竟是谁干的。
李学武只是收到了分局的电话才知道这一点,后来他也想了一下,觉得没必要深究。
找对象确实是个社会问题,但找不着对象也犯不上火急火燎的犯错误。
且看那些费劲巴力通过中介找了个仙人跳,还被人家讹,蹲笆篱子的有多少。
处儿都能说你用强了,婚姻问题究极到极致,真就会造成信任危机,失去本来的意义。
黄干在司院系统工作,对这个李学武间接参与了的案子比较关注。
其实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案子,私下里没少猜测,那个人究竟是个什么身份。
穿凿附会,不少人议论纷纷,小道消息满天飞,给这个人按的身份什么都有。
“就是因为培训学习闲的无聊才来找你吃饭聊天的,”黄干端起酒杯干了一口,嘶呵着说道:“还别说,你们厂这招待所的厨子手艺真不错啊。”
“这话还用你说?”
李学武中午当然不会喝酒,尤其是在招待所,多少双眼睛看着呢。
他也不是嗜酒之人,工作期间能不碰就不碰,跟黄干这小子没法比,他是溜课出来的。
关于招待所的厨子,李学武更愿意用“怀德严选”来评价,能通过老李的口味考察,厨子一定错不了。
当然了,他可不是说李主任是个吃货啊。
“怎么样?职务有信了?”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是去市司院啊,还是去部里啊,一步登天了吧?”
“狗屁,我就是为这事找你来的。”
黄干翻了个白眼,压低声音说道:“领导想让我负责劳动农场的经济业务。”
“这不是好事嘛——”
李学武笑了起来,说道:“以后我都得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