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九章 上学 (第1/3页)
第二天是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天气晴好,天一大亮,阳光撒照,气温缓慢回升。辰初时刻,亨书勤一家子就按序围坐在正堂桌前用饭,除了长子依然抱病卧榻外,其余人都已到齐,这自又是新式做派了。看到家人都到齐了,亨书勤说:“等下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持家的持家,用饭吧。”
一时大家埋头用餐,除了偶尔添饭喝粥会有一些窸窣的声音传出外,竟是静悄悄的。大家先后用完早餐,待看到一家之主起身后,其余成员才相继起身。亨辉哥俩干脆就起身和父母告辞,却是要做上学的准确去了。父母自然知道他们的习惯,挥手就让他们去了,于是哥俩儿携手离开,又各自回屋,收拾行装准备自己的事去了。
亨亚日回到自己住的屋子后没多久,就见小厮王川纲肩上斜挎着暖水壶,手持着小鞭出现在房门口。看到亨亚日正在收拾着书包,王川纲赶忙把手里东西放一旁,就准备上手帮忙。王川纲是亨书勤伴当王品福的儿子,年岁上比亨亚日要大上一岁,总的说起来也算是年龄相当的少年。抑或是身体发育稍早的缘由,身高和体型上显得比亨亚日要高大厚实不少,平日里就多是由着他来充当亨亚日随行的伴当,少年的心性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好讲究,私底下相处得很好。亨亚日摆摆手,示意自己马上就好了。见得如此,王川纲就安静的侍立一旁,直到见得亨亚日收拾停当,就抢先过去把书包背在自己身上,然后侧身让亨亚日先走后,这才关好房门,跟上步伐也往院门口处走。
出得大门,亨亚日在门口处稍等了一会儿,就见得王川纲正牵着一匹枣红色的小牡马从院里过来。小马的马身左右两侧带着褡裢,褡裢鼓鼓囊囊的,内里显是装了些东西。这小牡马性子看起来很温顺,依着王川纲的各种指令行事,而其身形也正好适合这种年岁不大的少年人来骑乘。当亨亚日走近的时候,小马静静的站立不动,王川纲服侍着亨亚日跨上马镫。亨亚日翻身上了马鞍,在马背上把身体姿态调整好,一旁的王川纲把手里缰绳轻轻一抖,一声吆喝,小牡马迈开步子慢慢朝学校方向去了。
原本新式教育,是不提倡仆人侍从的一堆人来服侍学生的现象的,就是希冀学生能够自理独立,自己来料理自身的杂务,而亨家作为德安府的首倡,自是也不例外。只是启蒙阶段的学生年岁普遍都很小,自理能力不足,日常学习生活所需物品又较多较重,再者学生家距离学校距离普遍又稍远,就使得那些东西多少带有些苛责的意味。德安府的新学在周边一些地方也甚是闻名,甚至会有一些被家人远道送来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起居亦要人照料,只每年在冬假和暑假两季方才能够归家,日常寄居在亲眷舍下或是租房而居。新学学生大多家里也较为开明富裕,仆人侍从的,多数人家也都负担得起,学生自己料理自己日常的杂务也确实有太多为难之处。而下学之后,学校也并不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寝室留宿,学生们只得各自归去。要么回家,要么投奔相熟的亲戚,又或者自家租住宅院安置,更有甚者,甚至有人家会因此移居而来。所以学校通常对这种家侍随行的事多是睁只眼闭只眼的,算是默许,并不太理会这种情况。只是授课之中的譬如劳作之类课程却是要求学生务必亲力亲为,不得侍从助力,日常授课时亦不让侍从们入校驻留。
学校设在城外,原是学道衙门的一处产业,日常里闲置,只做每三年一次乡试迎接考生考试以及本城秀才聚众和外来读书人暂住的别院之用。当年新政府上台十几年,虽称帝制,但渐渐取消了乡试、省试和殿试这些遗制,反而倡导新学,由政府出资兴学,而旧式学究自此慢慢多是找不到出路,谋生无能,出门与众争利又自觉斯文扫地,致日渐积了诸多的怨气。只当初的新政府并没有维持太久就垮了台,后来的政府虽然延续了这个制度,只是各方割据,财政不丰,并没有多少钱拿来办学,而他们也并不太在意。又加上几千年来的习惯一朝更改,许多人家接受不了,就导致了新学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家学反倒有了大昌之势。另外一方面,新学所需的办学资质、教授人员、教材、资金等的不足又限制了新学的推广,衙门不肯出钱来创办新学,教习尤缺,除了有限的几个大城因由以开明著称之人主导自筹了一些银钱创办了些新学外,其它地方都不太通畅,导致新学在世上推广不开,更多的就只是为了自家省府的脸面,应景办了些,只为迎合以新派著称的上官前来视察而设置的景观。更有甚者是一些以新学为名头,实际开办的是私塾之课,净请一些老夫子授课诓骗了一些开明人家。再者说接受新学之人在后来的数十年生活中又鲜有发生命运改移出现的,诸如说做官,做大官之类的能有成就被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