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股份公司 (第2/3页)
汪老板与我交谈时,颇有英雄迟暮的感慨。
汪老板自从在医院见到了我之,与我只有三四次简单的交谈,但我们就都有了知音之感,因为我有和她同样的志向。
我和她不同之处在于,我文化少,商业知识缺乏。但是我有一个长处,那就是身体好,年轻,正是王老板所缺的。王老板灵机一动,就有了一个想法:用我的体力、她的智力紧密结合起来,完成她未竟的事业,实现梦想中的壮志宏愿。
具体做法是她出钱、出知识,我出力,干实事,一步一步地实现她的愿望。
她说:我们的经济必然要走‘股份有限公司这条路,只有办有限公司才能越走越宽,前途无量。
世界上发达国的工、商界都是这么干,我们国家也开始在这么干了,吉昌公司接下来也应该这办股份有限公司。”
李明的话使这些大干部象听讲神话故事一样,听得津津有味,谁也没说话,津津有味地听下去。
李明见大家都在听他说,胆子就更大了,继续说道:“汪老板告诉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特点……“
李明借硕士学历的王霭之名把股份有限公司知识全部作了详细叙述说了出来。
接着继续说:“汪老板说,吉昌公司的最好结构是有当地国有单位参股。她的意思是她现在出资六百万,我出资两百万。她与我拿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县银行或其他单位出资二百万,拿百分之二十股份。
以前我觉得国营单位怎么会与我们这些老百姓合资办股份公司呢?但是,经过这几天的生意,我发现,县银行若能加入吉昌股份公司,有百利而无一害。
怎么说呢:一,经济效益可观,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一个月的利润不会少于十万,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来源。
一,有了县银行的参予,规模就能扩大很多,批发公司规模扩大,对当地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有当地银行参股,经营范围就可以扩大到各个领域,如仓储,运输……都可涉足。
我在这里口头申请,将吉昌公司办成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是口头提出,就是先要得各位领导的同意,我再写书面申请。如果领导不同意,就不必多此一举,只能暂缓一步,等到了王老板所说的‘大潮马上就会来临’,那时候再申请办股份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