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 农家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4 农家日常 (第3/3页)

只是第二天,巧娘就送了一篮鸡蛋来。

    “想着娘养着几只母鸡,开春才孵了一窝,索性没给您留鸡崽子了,这篮子鸡蛋是这些日子鸡崽子换的,宝儿惦记爷奶呢,如今家里鸡蛋多了,说起前面奶奶给他炖鸡蛋吃,最近从书里学了什么‘百善孝为先’的,要孝敬爷奶吃鸡蛋呢。”

    不管是不是孩子的意思,总之东西是实打实的,赵老头跟张氏都十分开心。

    张氏关心了一番赵丰年最近的身体,赵老头倒是问了几句读书的事。

    “且跟顾秀才读着呢,读得怎么样我们也不懂那读书的事,只不过这孵小鸡的主意,就是宝儿从书里得来的呢。”

    张氏惊叹连连,赵老头起了几分兴趣,多问了几句,听完连连点头。

    “宝儿是个读书的料子,你们好好养,给他把身体养好了。”

    巧娘自是答应不提。

    王三娘回来后听二老说了这事,虽然高兴有白得的鸡蛋吃,但是对于孵小鸡的主意是他一个六岁的孩子向出来事是一个字都不信。

    “......她柳巧娘给自家孩子脸上贴金呢,也不怕孩子压不压得住,他赵宝儿才上过几日学堂?认识字了么,就想到孵小鸡的事了?咱们大胖比赵宝儿还要多读两个月的书的,怎么从没听他说过书上教孵小鸡呢?”

    村里人跟王三娘打听这事的时候,王三娘不屑一顾。

    为了求证,还有人问到了陈秀才跟顾老秀才那边,问是不是书里还教怎么孵小鸡,大有如果是真的,就也要把孩子送过来读书的架势。

    陈秀才一脸不悦,摇着头直说着“有辱斯文”,便将乡人都赶出了门。

    顾家村这边,顾老秀才虽也说书中未见传授孵鸡之法,却也说了书中的知识可融会贯通,肯定了赵丰年的脑瓜子确实聪明伶俐。

    于是众人一下子就相信了,赵四家的孵小鸡法子就是人家六岁小孩子想出来的,一时间,孵鸡神童的说法就传开来了。

    好处是赵家鸡苗生意更加火热了,坏处是,他们家来不及孵鸡苗买鸡蛋了。

    而赵丰年听到大胖远远喊他“孵鸡神童”,才知道他竟然被扣了这么个帽子,一时哭笑不得。

    至于大胖,晚上就被他娘骂了一顿。

    “他赵宝儿还比你晚读书呢,怎么他就能从书里想出来孵小鸡的法子,你就想不到?”

    赵大胖,也就是赵有德,此时苦着一张脸,羞愤不已,“娘,顾秀才不是都说了嘛,宝儿是聪明才能想出来,又不是读了书就能想出来的!你看我三叔,他比我们读的书好要多呢,这么多年,不也没想到嘛!”

    赵家三叔的例子十分管用,王三娘顿时觉得十分有道理。

    “那确实,他赵来庆都没想到呢。”

    赵大胖擦了一把冷汗。

    只是,赵大胖轻松过关了,顾家私塾乃至陈家私塾的学子们却面临着父母或亲戚同样的追问而无奈。

    等这孵小鸡风波过去,他们也都记住了一个名字——赵丰年。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从今以后,这个名字将一辈子都压在他们头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