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农家日常 (第2/3页)
一被蛊惑了,说不定还真昏了头要供他读下去呢?
想到这里,王三娘再也待不住了,当即就往家跑。
赵来贺可不知道这事,将赵来贵的点心交给了巧娘,便去找村长了。
村里买地都是有章程的,总有人或因为着急用钱,或者其他缘故要卖地,但是大多时候都是东一块西一块,比较分散,也是赵来贺运气好,村西头住着一户外姓的人家,这些年做了点小生意赚了钱,便把地卖了,在县城里购置了房产,如今举家搬到了县城,过年那会儿,赵来贺还去喝过喜酒。
两亩中田,就在山脚下,还连着三亩下田,赵大生便问赵来贺要不要一起买下来,那家人答应若他愿意一起买下来可便宜一两银子,一番讨价还价之下,赵来贺花了二十两买了下来。
能买到连在一起的地实在不容易,下田虽然产出不多,但是村里多的是有下田的,大不了届时多辛苦些。
也是这几亩地实在地薄,不然也轮不到赵来贺。
因着他一口气买下来,那王家也很爽快地将半亩地的小麦当作了添头,赵来贺自是欢喜。
而那废弃的池塘,连着旁边的荒地,没人要,作为村里的荒地,村长赵大生可以做主,索性半卖半送给了赵来贺,下午跟周家人,还有村长一起去衙门改地契后,这事就定下来了。
晚上,巧娘一咬牙宰了一只兔子,好好庆祝了一番。
“如今咱们家就有八亩地了。”赵来贺打了点酒回来,今天高兴,便多喝了两杯,脸上发热,心里更热。
这一回一下子去了五十五两银子,加上盖房子拉材料的花费,他们家的家产顿时有只剩下十两银子左右了。
不过无论是赵来贺还是柳巧娘,都是不着急的,如今他们有赚钱的法子,就算养鸡不成,还能进山。
赵来贺已经决定过几日便上山了。
村里人家,人口少的,有五亩地这日子就能过得去了,以前没分家的时候,老赵家是拥有十五亩地的人家,在村里算是富裕了,不然也不会供得起一个读书人,只是后面孩子多了,一下多了好几张嘴吃饭,这才渐渐难了起来,这日子难了,事情就多了,各房便有各自的打算,这才闹着分了家。
分了家后,每个儿子都分了三亩地,两个老人自己捏着三亩地。
只是凭着这三亩四亩地,要养活一家人,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是以,前面虽然说要养鸡、养甲鱼,却都不能给赵来贺夫妻带来安全感,如今地契拿到手了,轻飘飘的几张纸,夫妻两却觉得踏实极了。
而另外一头,王三娘回到家里,白天的时候套了公婆的话,总觉得不放心,等赵来金回来,立马拉着他,说了白天听来的事。
“……你说,万一老三还想再读……我问过爹娘的意思,只说老三已经在找活干了,只是不好找,你说怎么就不好找了,县城里那么多铺子呢,爹不是说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