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迷雾重重 (第2/3页)
脸上未露半分异样。
王弘业似浑然不觉,兴致高昂的他继续道:
“你方才说为大唐效力。
“呵,那你可知——
“若无世家子弟镇守一方,各地州府早已陷入混乱?
“尔等庶族,虽有几分才智,却无世家之胸襟与远见。
“要永远记住,天下之所以安定,是因世家与皇权共治,各司其职。
“尔等的第一要务,永远是守护士族的安危,这才是真正的为大唐效力。”
讲到这里,王弘业感到口渴,抬手从竹管内接酒。
黄举天也松了口气。
只因王弘业若再讲下去,他怕是要当场朗诵《及第后赋菊》了。
得亏他穿越的是平行世界的晚唐;
若是穿进了前世,被异性朋友逼着看的女频文里,他身为黄家嫡长子,早把王弘业当场发卖……
靠着无厘头的颅内遐想;
黄举天总算平息了心里的怒火。
为避免过早开启“族谱”主线,他想了想,主动道:
“下官在缉拿陈延雷的过程中,发现其与林大娘子有勾连……不知刺史对这林家,可有了解?”
王弘业听到“林大娘子”四字,端到嘴边的酒顿时停住,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嫌恶:
“本名林招娣,乃是前任舶主的长女。
“身量不似寻常,高过诸多男子,短发仅至耳垂,更擅使一柄长柄大刀,武力惊人,简直不成体统。”
黄举天故作——是当真有几分惊异,追问道:
“如此说来,林招娣便是现任舶主?”
王弘业冷哼一声,摇头道:
“她只是个管事的。
“去年七月,老舶主死后,她动手杀害亲弟,争夺舶主之位。
“林家那些叔伯长辈,岂能容忍?
“如今林家对外虽由林招娣做主,内里却已分裂成两半,争斗不休。”
说到这里,王弘业脸上厌恶之色更浓,继续道:
“行事狠辣倒也罢了……她竟效仿男子娶妻,将五个妹妹纳为‘妻室’,还时常赤膊露臂,毫无女子应有的矜持与礼数。
“本官劝你一句,莫要与这等人物打交道,免得惹祸上身。”
黄举天将这些情报默默记在心中,暂时没有与林家接触的打算。
据他所知,林家并无固定的大本营,其产业遍布潮州、罗州、振州等多地;
之所以被划入琼州岛豪强之列,不过是因为,他们的业务以环岛屿为主,船队在非台风季多停泊于振州。
而黄举天到任不足两月,澄迈已完全掌控;
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将势力延伸至崖州其他几县;
同时,着手调和俚僚与汉民的关系。
争取在明年夏季前,为基建与农耕大计扫清外部障碍。
过去这段时间,俚僚几乎未曾侵扰澄迈,原因有二:
陈、郑两大族联手,足以抵御大部分“蛮人”威胁;
俚僚目前与符家冲突最为激烈,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因此,想要让琼州岛长治久安,就必须早日化解“符僚矛盾”。
说到符家;
便不得不提儋州盐场经营权的分配。
王弘业虽收下财物,却对盐场一事只字未提;
显然是打算在离任前将其收回,交予自己的妻族。
黄举天岂能坐视不理?
此事也不必绕弯子,早些说完早些散场;
他可不想看王弘业用竹管漏液,继续作践城下那些争相接酒的百姓。
“刺史,下官想要儋州盐场。”黄举天直截了当道。
王弘业一愣,随即笑了。
他以为这后生初来乍到,尚不知自己的新夫人是符家女,便简单解释了几句,暗示盐场已内定给符家。
然而,黄举天却摇头道:
“下官明白刺史爱护亲友之心,但刺史来日位居中枢,用钱之处甚多。符家即便拥有盐场,贴补依然有限。”
王弘业不禁有些惊讶。
听黄举天话中之意……竟似在说,若将盐场交给他,能回报比符家更多的利益?
黄举天在王弘业手心写下一个数字。
王弘业眉头一皱,道:
“你莫要戏弄本官。”
黄举天正色道:
“绝无戏言。”
见黄举天神情郑重,王弘业陷入沉思,良久。
正如黄举天所言,盐场交给符家,不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政治献金”;
甚至他到任琼州之初,娶符家女也是为了获得资源支持,以便运作北进之事,并无真情实意。
倘若黄举天能给出更多利益,他又何乐而不为?
“只是,那时本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