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落伍的装甲战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五章|落伍的装甲战术 (第2/3页)

谋业务水平可谓相当高,毕竟能被挑选来这儿进修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碌碌之辈。

    邯郸战车兵学院始建于三〇年,校龄可以说非常年轻,但这是大统制联邦国防军装甲部队建设走向正规化的关键一步。

    前年开始,战车兵学院进行了调整,重新分设初级科和高级科,初级科旨在培养排连级军官,高级科旨在培养营团级军官。

    对于零基础的军校生来说,普通班的学制是两年半。

    不过,为了多快好省的扩充军官数量,总司令部军训署批准各所军校开设短训班,挑选有经验的现役军官进修,短训班的学制大幅度精简压缩,实际周期为十个月。

    几天之后。

    教材和开学第一课就很让人无语。

    大统制联邦国防军装甲部队的条令和思想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地步,不夸张的说,也就比欧战时期完善一点。

    教授的回答颇为无奈——目前陆军上层对装甲部队的运用方式分为两大流派,难分胜负,教材在敲定之前自然无法更新。

    “老师!等等!”

    等下课以后商克找到了教授,向他索要两大流派的战术草案。

    这种粗糙不完善的东西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况且本来就会作为以后讨论课的内容,因此商克很顺利的就拿到了一本小册子。

    他发现本国陆军争执不下的两个流派其实就是步兵战车派和骑兵战车派。

    前者将坦克视作可以移动的火力点,坚持步兵至上,主张让坦克作为步兵部队进攻时的支援兵器。

    后者将坦克视作具备强大攻击力的机动力量,因而是骑兵的上位替代,主张让坦克集群寻机突袭薄弱之处。

    商克返回宿舍后仔细看完了小册子,评价道:“非常好,全错。”

    不论是步兵战车流派还是骑兵战车流派,坦克的设计思路和运用思路都会逐渐向历史上大战初期的苏军和法军那样演化。

    集中运用快速骑兵坦克(BT-7或索玛S-35),缺乏步兵配合,即使达成突破也无法巩固成果。

    分散运用慢速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