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传统颜料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0章 传统颜料师 (第3/3页)

神都集齐了。

    即便唐彩不是好人,顾隐年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俩很有可能是白切黑和黑吃黑的关系。

    但颜颜不明白的是,在一个萧条的领域有什么好争的?

    如果说是芯片,是武器,是科技领域,争个你输我赢你死我活也就算了。

    传统颜料,这是一个早已失传的领域啊!

    即便两家都出头,也不至于你死我活吧?

    说到这个,不得不先提一嘴传统颜料。

    世人皆知,华夏的水墨丹青堪称一绝,殊不知华夏的重彩画也曾有其辉煌的时期。

    而且华夏的传统颜料能千年不褪色,譬如敦煌里的壁画,譬如千里江山图,唐卡等等,它们早已超脱瑰宝的意义,成为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在千百年岁月中,华夏的传统颜料从基本的五行色,拓展出千姿万彩。

    材料也从天到地不尽相同,涵盖天然矿石、金属、植物、动物、泥土……

    在古代,研磨颜料是画师必备的技能,但不同的画师掌握的颜色不尽相同。

    后来,四大天师之一的葛洪葛仙翁整合了传统颜料方子。

    自那以后,所有传统颜料师都拜葛仙翁。

    他们擅长研磨各种各样的颜料,这些颜料质地细腻,色泽统一,且颜色五彩缤纷。

    成为画师趋之若鹜的挚爱之物。

    不过这些矿物宝石太珍贵太难得,大部分颜料只有皇室、贵族乃至名家用得起,普通百姓则多用植物染料。

    后来,欧洲工业革命让化学化工行业飞速发展。

    他们用化学品研制出许多颜色,这些颜色量大管饱且便宜,进口到国内后,对传统颜料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慢慢的颜料师消失在人们视野。

    到现在,更是几乎绝迹了。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化工颜料的弊端也逐渐出现。

    譬如,它的颜色不像传统颜料那般千年不褪,甚至色泽、质地、效果和传统颜料相比少了那么一丝神秘与贵气。

    特别是古画修复方面,新型颜料是无法融合到古画当中,用聚乙烯颜料修补古画简直就是灾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