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章 筹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48章 筹备 (第1/3页)

    80年代还延续着计划经济体系,几乎除了农民外的所有职业,不管是工人、司机,还是医生、厨子,只要进了单位就有了编制,没有失业的说法,干到退休为止。更没有什么临时工。

    所以叶东升很是纳闷,怎么邮政还会有临时工?

    他拉过一张椅子让这位邮递员同志坐下,很是好奇:“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给我讲讲你怎么会是临时工呢?”

    张伟民坐下后叹了口气:“您知道知青返乡吗?”

    知青返乡叶东升当然知道了。从79年开始,已经有大批下乡的知青想方设法返乡回城,上面也采取了默许态度,到了80年10月1日上面正式通过了支持知青返乡的政策,地方配合帮助解决返乡知青就业问题。

    “我是在政策下来后返回京海的,本以为会解决就业问题,回来才发现当时已经滞留了大批知青。

    就业办把我们几十个人塞到了邮政,但是邮政前两年已经接收过一批知青了,根本不要我们。

    我们几十号人连带着家属每天去闹,后来邮电局的副局长出面,勉强同意留下我们,但是没有编制,说是让我们先干着,等一些老员工退休,编制空出来,我们就有机会顶上去了。”

    叶东升恍然大悟,不过还是问道:“那后来呢?80年到现在也快5年了吧,还没转成?”

    张伟民苦笑着摇摇头:

    “最开始我也是满怀希望,头一年工资都没有也浑身都是劲头,想着顶多两三年也就转正了。

    没成想碰上了国家进行机构精简,再加上人家老员工都是把编制留给自家儿子,根本就轮不到我们。这一等就是4年多……”

    叶东升听完唏嘘不已,时代的一颗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返乡知青的工作难问题,前些年还引起过社会的广泛讨论,但也都随着时间平静了下来。

    在80年代,如果没个单位,没个工作,那就融入不了集体,那就是大家眼中的异类,那就是盲流!

    所以尽管张伟民只是临时工,第一年连工资都没有,他们全家也都支持他留在邮政。

    但是现在一晃都快5年了,张伟民现在对转正已经绝望了,他也不想什么编制不编制了,这几年京海的发展告诉他,能多赚到些钱才是硬道理!

    他也曾想过下海,想过做个体户,想过打工。但是送了快5年的邮件,他现在觉得自己除了送信什么都不会,他能干什么呢?

    今天见到的东风快递一下就让他心动了,邮递配送这是他干了5年的老本行啊!

    如果真的如这位老板所说,那他在这里1年的收入顶在邮政的10年了!

    叶东升伸出手道:“你要是愿意来,我们东风快递十分欢迎!”

    “谢谢!谢谢!”张伟民连忙起身握着叶东升手。

    “跟你一样的还有多少人?”

    “现在还剩二十多个!”

    叶东升想了想道:“行,我给你5个名额,他们要是愿意来,你明天就带他们一起来面试。”

    张伟民连连鞠躬:“谢谢老板!我现在就去找他们!”

    看着张伟民冲出去的背影,叶东升笑了笑。这批邮递员对他们东风快递来说太合适了!

    不仅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过硬,能无缝衔接上岗,而且绝对都吃苦耐劳。毕竟5年的时间磋磨,有想法的早都跑了,剩下这些肯定都是踏实能干的老实人!

    不过叶东升只给了5个名额,不是他不想要,而是他觉得张伟民可能连5个都未必能叫的过来,其他人可未必还有张伟民这个决心了。

    ……

    张伟民本以为等他回来描述完,这5个名额大家要抢破头,没成想一帮人一个都不说话。

    “不是,我还会骗你们不成?送一个快递2块,港岛老板亲口保证的!要不我带你们去看!”

    十几个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小声道:“伟民哥,我知道你不会骗我们,但谁知道这公司能开多久?港岛老板毕竟是港岛人,他拍拍屁股走了,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显然,他对离开体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