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篇 再回宝应 (第2/2页)
去邻居的鸡舍,看鸡鸭去了;玩得是不亦乐乎!
我们在老家也待不了几天,老婆婆也就没有象许多邻居一样做上许多大框小桶的传统年华,只是烙了少量的甜饼,包了一些汤圆,还特意做了一些“驴打滚”( 糯米面做皮,馅料为肉丁、豆腐干、当地的乌菜。宝应人的习俗,在冬至这一天要吃“驴打滚”。我第一次去宝应时,正好是冬至,说“驴打滚”好吃,老婆婆就留心了,后来特意做过几次。)
我发现灶台上放着一小瓶色拉油。当地的农村人都是吃自家产的菜籽油。我每次去宝应时,他们家的每一道菜都放了不少的油,感觉油腻腻的。我不喜欢菜籽油的那个味,但又不好说出口。后来老婆婆来南京帮我们带宝宝时,才发现我们做菜放很少的油;才知道我不喜欢吃菜籽油。老早就带到南京的一大瓶菜籽油,还放在橱柜里,没怎么动,后来还是我们中午不在家吃饭时,老婆婆一人慢慢地将那瓶菜籽油消灭掉了。这一小瓶色拉油,应该是她特意为我而买的。
下午,老婆婆从柜子里拿出一些烟火,说:“也不知还能不能放呢!”
烟火比较贵,他们家以前从来不放烟火。新婚第一年,回宝应过春节时,我对老公说:“晚上,我想放烟火。”
我们去集镇闲逛时,买了一些烟火。回家后,老公公说,他也买了烟火。这样一来,就显得有些多了。当晚放了一部分。我说,剩下的,明年春节再放吧。第二年,老公公就因病过早地离世了。三年后,再拿出这些烟火时,已经物是人非了。
还好,这些烟火全都炸响了。绚丽的烟火照亮了宝宝开心的小脸。
年初八,我们吃完小外舅的生日宴席,就匆匆赶回南京。
明年春节,我们多半不再去老家过年。也不知何时,能够再次回到宝应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