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十九章九月九日登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十九章九月九日登高 (第3/3页)



    紫金山山其实并不高,不过百余丈,到了半山腰,是一块巨大的平缓之地,韩铎到达后,却见满地莺莺燕燕,只教人看花了眼。

    游艺这种活动,自秦汉时出现萌芽,发展到两宋时代,已经达到顶峰。

    此后异族盜鼎,不识文明,文化发展极具退化,直到五四运动才从头再来。

    活动内容很多,如角提、蹴鞠、投壶、下棋乃至百戏,其实就是趁着春暖花开、风景优美的好天气,大家一起到户外玩一玩罢了。

    九九重阳登高其实意义和踏春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达官显贵交际的重要时刻。

    两宋社会,因为文人政治的极大发展,魏晋时期的士大夫尚柔之风的再次兴起,游艺活动开始更加偏向文艺,更加风雅。

    摔跤、射箭、比武之类,一点都不“柔”,一点都不“风雅”好吗?

    我们需要的是扑面而来的魏晋风度,需要的是文艺小清新,两个人滚在地上摔跤实在辣眼睛,不喜欢!

    男人都这样了,女人自然更不喜欢这类活动,于是今日女眷们多在饮茶、弈棋、画画、写字以及诗赋唱和。

    不要觉得她们文化水平低,事实上,这个时代士族女子的教育水平是要超过两汉和盛唐的。

    朱熹对儒学的曲解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对社会毒害影响太大,他腐朽的思想到明清才显现出来。

    朱熹强调“灭人欲”,男尊女卑的格局十分明显,极大压制了女子的教育,即便有,学的也多是礼教方面的内容。

    这时候虽然是男尊女卑,但女子却没那么“卑”,封建伦理的压制还没有发展到极致。

    儒教的僵化死板乃至向神学方向发展,政治上的腐败以及常年的战乱,极大冲击了原本的价值观体系。

    两宋士人愈发怀疑人生,旧价值观逐渐崩溃,新的思想体系尚未建成,以至于社会上像晏几道、柳永等人放浪形骸、奢靡无度,士人主张追求个性、自由,探索自我价值及生命的意义,在教育方面,“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个主张得到大多数士人的认可。

    于是乎,女子教育的成果开始显现,一大批既精通琴棋书画,又深谙诗赋歌舞的才女被批量制造出来。她们不再是只懂封建伦理的“纸片人”,而是更加立体,更加生动了。

    其中李清照和当今皇后谢道清就是其中佼佼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