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昏睡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昏睡百年 (第2/3页)

交差。”刘悟透承诺,但不提报酬。

    两人一拍即合。结拜兄弟二人各自回营回家。

    藏匿于深山密林的悍匪亡命天涯,打家劫舍,就是图个酒足饭饱和搂着女人睡觉,活过一天算一天。

    路边的乞丐们为争抢一个肉包子,互相用拐棍敲得头破血流。

    财大气粗的马太爷热衷耀武扬威,他想当大官,但必须为朝廷立下大功才行,剿匪太平常,唯有捕捉企图推翻朝廷的革命党员才能算是立功,但鲜有革命党员跑到深山小镇来进行反清活动。

    近期开销极大,牛角镇衙门库房大掌柜向马太爷告急:巴东县府和湖广总督府的秋后纳贡交税日快要到了,现在我们牛角镇衙门里连下个月的衙兵薪水都发不起了!

    “上面那些狗官!只认得钱,老子不交怎么样!”马太爷决定今年不向上面纳贡交税,情绪激动。

    库房大掌柜退下。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官官相卫,如果这次纳贡得罪了上面,恐怕镇太爷这八品芝麻官位就不保,喜欢耀武扬威的马太爷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头脑冷静下来。

    他的家族经商,财力雄厚,但不可能掏私人家里的钱来补公家衙门的窟窿。

    马太爷召集衙门心腹们商量对策,刚升任二把手的孔二爷献策:“牛角镇虽偏僻,但也是方圆百里深山老林赶集采购的聚集地,时常有马帮镖局路过,轻舟小船靠岸补给,具备人气繁华和刺激消费基础。”

    “马帮镖局的汉子爷们有钱,舍得花钱,赶集的山民船夫日常娱乐乏味,渴望随时能赌钱看戏耍乐,如果小小的牛角镇集市拥有固定场所的烟馆妓院赌场戏楼当铺,并由衙门开办管理,商贾参股,岂不是旱涝保收!”

    “对!孔二爷足智多谋,不愧为二当家。”马太爷夸奖部下。

    “现在全国各地官府暗地里都在大肆种植罂粟生产鸦片,远销海外赚取丰厚利润来维持自己的开销,我们牛角镇为什么不可以鼓励支持广大山民种植罂粟,并免费提供种子,再估价回收。***这玩意即可以直接当税款交给上面官府卖到海外,又能就近卖给川鄂各地烟馆变现,深山里地广人稀,又很隐蔽,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绝对比种植高粱玉米划算!”孔二爷出谋划策。

    其它心腹衙兵也纷纷点头,支持孔二爷的财政解决方案。另一心腹张衙兵也灵机想出一个臭味相投的好点子。

    “上面官府不是在捉拿谋反的革命党员吗?虽然没有革命党员来到牛角镇,但我们可以制造几个,集市上的成年男乞丐多得是,又都头脑简单容易欺骗,抓几个来关进衙门牢房,养肥后,剪掉长辫子,喂药弄成哑巴,再押到集市当众砍头示众,声称这是剪掉长辫子企图推翻朝廷的革命党员,斩立决。最后将革命党人头和***于秋后纳贡交税日献给巴东县府和湖广总督府,不是两全其美吗?省钱又立功!”

    马太爷拍手称赞,决定立即实施孔二爷和张衙兵的计划,越快越好,要赶上今年第一批罂粟种植的生长期,并当场宣布衙门授权各位衙兵自行筹资马上开办拥有固定场所的烟馆妓院赌场戏楼当铺,如果商贾出资参股,将会获得法外赦免权和牛角镇衙门颁发的免死铁劵,故意杀人也能免罪。

    买官鬻爵也是一条财路。

    为抢今年农时,全镇大面积推广种植罂粟是最紧急的事情,马太爷自掏腰包在宜昌购买大量罂粟种子带回牛角镇,衙兵全部出动走村串户,在集市,在河边,在山沟,免费分发种子,并宣传声称:此物为大清朝廷派发的特殊农作物,秋后结果,划破收汁,衙门再高价回收,比种植稻麦玉米值钱划算,如果拒绝种植者,将视为是叛国谋逆的死罪,株连九族,满门抄斩。

    恩威并施,牛角镇的罂粟大面积抢种成功,马太爷悬着的心落下。

    衙门当差者们也都各显神通当上了老板。

    孔二爷的烟馆击鼓开张。

    张衙兵的青楼揽客开张。

    杨衙兵的赌场放鞭开张。

    孙衙兵的戏楼敲锣开张。

    大掌柜的当铺挂旗开张。

    开张大吉,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还真验证了孔二爷的预测。

    马太爷的免死铁劵在集市上也卖的很挺红火,山匪盗贼纷纷化装购买。牛角镇官方认证的买官鬻爵在集市上财源滚滚,马太爷亲自盖章授勋。

    牛角镇的人民终于翻身做达官贵人了。码头光棍船工独眼龙花三文铜钱买了一个‘夜壶公爵’的郡主封号;卖瓜的王婆花二文铜钱买了一个‘赛西施女皇’的至尊荣誉;打酱油的孤儿墨菲花一文铜钱买了一个‘灯笼骑士’的侠客豪名;喜欢打架斗殴的混混蔡缶花三文铜钱买了一个‘宇宙无敌大将军’的霸气军衔;刚从青楼走出的镖师鲁逵花三文铜钱买了一个‘英明神武金枪不倒忠义侯’的朝廷官位……。

    大伙有地方找乐子了,衙门有钱了,整个牛角镇欢天喜地,只有铁匠刘悟透愁眉苦脸,众多店铺馆院开张,就是他的修理厂还没有音讯。

    马太爷的当初承诺在‘太上皇’脑海里记忆犹新,“我代表马氏家族鼎力支持刘悟透创业,无息借款三千两白银于刘悟透开厂,并委托商界朋友在汉口购买一台旧机床低价租给刘悟透使用。”

    可现在忙碌敛财的马太爷忘了一干二净。

    时间不等人,刘悟透硬着头皮来到牛角镇衙门找马太爷,马太爷正好在衙门库房与大掌柜对账。

    精明的马太爷一看见铁匠,就知道来意,开门见山说:“刘兄,我自掏腰包刚在宜昌购买大量的罂粟种子,现在手里拮据,明年再借给你三千两白银开厂,好不好?”

    “马太爷,我今天不是为了借三千两白银,而是来问汉口租借二手机床的事,如果二手机床能租到,就不用借三千两白银。”

    “好,我明天就回宜昌,去帮你租借汉口二手机床,说到做到!决不食言!”马太爷在整个牛角镇最欣赏刘悟透,也明白已经出现在宜昌的现代机械很快就会来到牛角镇,总得有人有工具修理保养。

    第二天,马太爷乘船连夜赶回宜昌,临行前,郑重嘱咐整个牛角镇衙门全力协助刘悟透在瓦罐码头附近选址建厂。

    刘悟透实地勘察地形,在牛角镇市集大街尽头瓦罐码头的右侧哭河堤岸处,发现一块极佳的荒地,石块地基结实,光线充足,临河背街,车马舟船皆可就近修理。

    选址确定,厂房建筑占地总面积为三百平方米,后院二百平方米,一层砖石混砌墙壁结构,四方四扇门,方便通风进货,金字塔屋顶散铺些玻璃亮瓦,便于采光照明,排水沟排入哭河。

    刘悟透设计绘图采购,十五岁的一瓜葛负责现场监工。

    透明的玻璃又成为刘悟透的大难题,牛角镇新式小学的机械钟的钟罩就是透明玻璃,但厂房屋顶要使用大量玻璃,去宜昌购买,路途遥远不便运输,价钱又昂贵,已经大量借债的刘悟透放弃购买玻璃。

    在施工现场,铁匠铺当学徒的一瓜葛突然拿着一本书《工业革命》提醒姑丈:“书上说烧制透明玻璃极其简单,一千年前的罗马就会烧制,将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硼砂按比例混合大火锻烧,比烧瓷烧陶冶铁还简单。”

    “怎么可能?”刘悟透抢过书一看,还真是很简单,上面还有玻璃烧制的基本比例配方,罗马人一千年就普及了,他拿书立刻返回铁匠铺,所需原料在自家仓库都能找到,石英砂就是淡水河边的沙子。

    冶炼锻烧控制温度是刘悟透的强项,反复试验后,在当天晚上,刘悟透成功烧制出透明度极高的玻璃,他拿起透过煤油灯能清晰看见墙壁上吊挂的钳子扳手。

    刘悟透欣喜若狂地跺脚尖叫,他又发现一个赚钱商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