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父子 (第3/3页)
结束战争岂不是更好吗?
所以说,他不理解的事情还是很多。
在宋甫仁离开后不久,蒋方震才匆匆前来向宋皇帝汇报军部近期拟定的两份作战计划。
当中国这样的工业强国全力投入到战争状态的运转中,所能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远远超乎日本和欧美的想象。
帝国在过去二十年间的军工科技的深厚积累和布局,使得帝国在战争时期的军工生产能力更为强悍,经历过多次大战的帝国中央军部总参谋部很清楚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军事装备和零部件的通用化是大规模生产的基础。
在中央军部的积极推动下,帝国科技工业部在1931年就出台了基于国标质量工艺体系的军工业GFGB1931标准体系,国标和国防工业标准之间基本相通,使得全国范围内达到国标标准的制造企业都有可能参与到军工业的制造中。
正是基于这一体系的作用,在三都澳海战爆发之后才开始全国战争动员的帝国,只用了半年时间就生产了1.7万辆坦克和装甲车,比如说其中的75\88mm口径自行榴弹炮、自行高射炮、两栖步兵战车、两栖履带装甲输送车等一系列装甲车虽然拥有多个型号分别,其底盘设计都是源于MBV1式履带装甲输送车和MBV3式两栖装甲战车,相互之间有60%以上的零部件和零件是完全相通的。而75\88mm自行榴弹炮的炮体设计则源于M1907\33式牵引式轻型榴弹炮。
这一系列的通用性使得帝国内有超过20家企业可以迅速投入到两栖战车、自行榴弹炮等装甲车的授权生产中,并且拥有超过六千家的企业具备零备件的生产加工能力。
这样的工业实力使得帝国的军工业制造能力至少保持在日本的十倍以上。甚至是二十倍以上。
单纯在军事装备领域,军事装备多样性和技术储备的深厚也使得帝国可以迅速对现有装备进行调整升级,使之适应战争的变化,新设计的M1940型75mm轻型自行榴弹炮就是新出现的武器装备,这种轻型自行榴弹炮采用了MT22轻型坦克的底座生产,比原有的75mm自行榴弹炮更轻,机动越野性能更强,可以更快的协同步兵部队在山地、亚热带林地、岛屿区域作战。
虽然这是一种1939年下半年才定型投产的新型装甲车。但在1940年2月,这一型号的轻型自行榴炮已经具备了超过2300辆的产能。
基于这样的条件,加上此前的方案都未能获得通过,联合参谋部决定在琉球战役中采取规模空前的富有极强革命性的机械化大登陆作战,并将这一计划代号为“毒蟾攻势”。
蒋方震在御书房外等了十几分钟,看着裕华皇储神情失落的离开书房,进入书房拜见皇帝后。他倒是不敢提及皇帝的家事,先将琉球战役的“毒蟾攻势”作战计划和代号“乱箭”的朝鲜半岛东南战区的全面进攻计划都上呈给皇帝过目。
这两份计划在宋彪前往东北视察之前就已经定了基础的大策略,中央军部此时提交的则是中央联合参谋作战部提交的整体作战计划,虽然是军部拟定的简版,但加起来也有数十页之厚,密密麻麻的做了各种各样的安排和筹备工作。
参谋部对于现代军事最为重要的作用并不是策划。而是筹备,将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到最高水平。
帝国的总参谋部和现代军事体制发展的还是非常成熟的,肯定不像意大利那样奇怪而另类。
宋彪将中央联合参谋作战部拟定的这两份计划大致都翻看一遍,军人的直觉告诉他,这回是真的对了。不管是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最为优秀。
一个非常简单的形容词叫做“契合”。
整个大战术的规划同目前的整体战略局势非常契合。可以说是将帝国现阶段所具备的优势发挥到了最佳水平,而对日军则正好实现了最为致命的压制。
“毒蟾”和“乱箭”几乎是同时期在朝鲜半岛东南战区及琉球群岛发生,两个作战计划的整体方向都是多点同时突进,将日军的布防和调动能力完全打乱,用乱枪将日军在这两个战区的部署打成马蜂窝。
整个大战术的规划上同中日辛亥战争的图们江战役很相似,就是多点同时进攻,南北又保持同时发力的局面,日本在兵力、资源、装备总量上全部都处于劣势,海军和空军也是被动挨打的状态,大规模的多线路突破就会使得日本在这些方面的劣势进一步扩大。
在“乱箭”计划中,帝国陆军的多支轻坦克师将在装甲旅的配合下快速穿插,直接将日本东亚派遣军本部同前线之间的联系切断,抢先消灭派遣军本部,在海军和空军的配合下占领釜山,使得日军滞留在前线的数十万陆军士兵处于最为被动的状态,而在“毒蟾”计划中,海军采用蛙跳进攻,以每半个月一次的频率发动大规模登岛作战,将日军的海洋补给线全部切断,然后再进行逐个岛屿的登岛作战,将日军彻底清除出琉球群岛。
在“毒蟾”和“乱箭”实施的同时,帝国空军将会依托济州等空军基地,对日本的军工厂和补给港进行大范围的轰炸,进一步对日本实施致残攻击,使其完全不具备反击的能力。
等帝国陆军将库页岛、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和南太平洋群岛诸地的日军都消灭掉,帝国环绕整个日本就建立以个庞大的封锁圈,想怎么空袭日本都可以。
帝国届时可以考虑登上日本本土进攻,也可以继续采取较低成本的封锁战,将日本锁在海链的包围中,到了这一刻,日本的命运就真的操控在帝国的手中了,生杀予夺。
宋彪将这两份计划案看完之后还是很慎重的思索了一段时间,这才和肃静立于身边的蒋方震点头道:“基本就这样吧,军部方面还是继续再慎重一些的多加权衡。”
蒋方震顿首道:“请陛下放心,臣当亲自主持此事。”
宋彪微微颔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好的计划就代表成功了一半,他这三十年代努力,三十年青春岁月的流逝总算是见到了最后的成效。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