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安顿 (第3/3页)
造册,两天后,我要知道花了多少粮食,买下多少青壮、多少壮妇。”
正堂内,刘昭对马友良下着任务,马友良面露难色,说道:“不是小人推脱,子刚才也看见了,人数太多了,护卫中认字、识数的也没有几个,两天时间真的忙不完啊。”
刘昭摇了摇头,说道:“那些青壮和壮妇不是都在各自的卖身契上画押了吗?你直接整理那些卖身契不就行了,人数都清楚了,谁让你去数人头了?”
马友良恍然大悟,急忙领命。
接着刘昭对陈举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带着左队的护卫去安顿那些青壮。堡内的房屋和地方有限,尽可能将他们安顿在刘家堡和各处卫城内,安置不下的,就在临近刘家堡的四周挖坑,搭建地窝子,先让这些人暂时能够过冬。”
“地窝子?是什么?”
刘昭看着满脸疑惑的陈举,拍了一下额头,大宣帝国应该没有这种建筑形式,难怪陈举不知道。
“地窝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华夏西北等干旱、风沙较大的地方,百姓为了躲避冬日的严寒,同时也为了节省建筑材料,直接在野外挖掘出类似洞穴的居住空间,然后在洞口支上木棍,将破布、皮毛等能够遮风挡雨的材料铺在上面,这就是所谓的地窝子。
地窝子看上去很简陋,但是却具有冬暖夏凉等特点,而且建造简单、省时省力,在没有时间和钱粮再大规模修建房屋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择。
听了刘昭的讲解,并且看了刘昭在纸上画的草图后,陈举笑着说道:“真不知道公子是怎么想出这么多好办法的,我这就去安排。”
最后刘昭对刘耒说道:“你督促各处工坊主事继续生产的同时,今日就回燕州城去,到定县县衙替我拜见许知县。”
“拜见许知县,干什么?”
刘昭瞪大了眼睛,说道:“自然是要钱要粮啊,我帮定县和燕州解决安抚了这么多的难民,县衙难道不应该给我报效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