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三章:心照不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三章:心照不宣 (第3/3页)

,不能让他们因为这件事总停留于此,是吧?”

    晓柔不留情面地说:“他们就忙他们的吧,又没人求他们来的。”

    不满的情绪在惠家康心中滋生,她怎么态度如此差?自己何时得罪她了?

    看到父亲惠文琪受到晓柔直截了当的态度,忙插话说:“都是自己人,何必针锋相对?哦,忘了自我介绍了,这是我姐姐孙晓柔,就是田震书记的女儿。

    姐,这是我家乡的惠氏,这就是我女儿,文琪的生父。”

    孙晓柔知道这些,惊讶地挑眉,紧接着脸上满是喜悦的表情,她站起来握住惠父的手,感概地说:“啊,这就是那个让我们的平安喊叔叔的惠家康了,真让人难以忘怀。”

    陈平安听见这话,翻了个白眼,心想:你的消息倒是挺灵通。

    对于孙晓柔的名字,惠家康听过几回。

    毕竟是陈家常客,回来时总会向他或魏雪梅提及这个家庭里那位强势的“母老虎”

    ——孙晓柔,形容她多么霸道不得惹事。

    现在亲眼见识了这只真正的母老虎,惠家康同意女儿对晓柔的形容——确实有着那样的气质。“名不虚传”

    。

    心中暗想:不可小觑。

    这位女子并非简单角色,性情亦不寻常。

    他在心底嘀咕:看来你的四川变脸技术是真的了不得啊。

    笑着与孙晓柔和力相握,松开后补充道:“确实如此,我是那位平安儿称我为叔的那个人。

    在家里,琪琪总是会说起你的种种善行,我想代表孩子们表达你照顾我们的感激。”

    孙晓柔浅笑应对,略显拘谨地说:“琪琪和我很投缘,给她关心理应如此,你太客气了。”

    心底暗道:暂且假设你很真诚。

    话题转移,这让陈平安有些无所适从,习惯性地点了一根烟,龚林在一旁不解,显然问道:“你不是不抽烟吗?看你手法如此熟练,显然是久经烟海的高手。”

    细长的烟丝透过他那捏烟的手指和鼻子孔缓缓溢出,流露出非一般老练的韵味。

    眼神相接的瞬间,两人目光交错,略感困窘,他连忙笑着找借口:“老实说,我偶尔也会抽个一两次。”

    这是承认自己偶有为之,还是暗指他吸烟并不频繁?这简直像是在试探人家口味一样微妙。

    面对龚林复杂的心情,他深知之前的看法可能是错误。

    轻轻点头,龚林只应道:“理解,除非是熟人的馈赠,否则还是一贯慎重为好。”

    一时间,两人都无言相对。

    此时,陈平安也在回味慧大爷的话,是啊,既然事情发生了,就必须寻求解决之道。

    即便没慧大爷的暗示,他也从未真正想过将龚智超送进那一步。

    他曾和甜甜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尽管明白他的嚣张行为,但本质上看,他只是喜欢吓唬人,不会真正伤害到别人,口头威胁或许最多了。

    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扰可能会持续,但在实际行动中,他还欠缺那份狠心。

    再说,这对夫妻来拜访的诚意十足,没有表现出趾高气扬的态度,反而是以低声下气请求原谅的姿态展现出来。

    这让陈平安无论情感还是理性上都很难反驳他们。

    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早解决就能释放心头重压,他主动提出:“慧爷和首长们,我有一个提议,能否采纳就请你们斟酌了。”

    明了世故的慧家康一听就知道是为自己的颜面考虑,爽朗地说:“好,你说吧。”

    两位老人满含期待,目光落在陈平安身上,等待他的回应。

    “关于龚智超”

    ,陈平安开口:“我们可以给他宽容,给他一个谅解的机会,以不追究进一步责任为前提。

    但同时,他也必须付出代价,首先,他必须当面向唐甜甜公开道歉并保证远离她。”

    听到这话,夫妻双方立刻点头附和:“这是毋庸置疑的。”

    接着他又提道:“让他离开第三中学,转去专门为有问题的学生设立的工读学校。”

    两人互相看看,带着妥协的无奈但也点头接受:“那就照你说的做,我随后带他去。”

    短暂思考后,陈平安并未再深入其他话题。

    那些年代,所谓的工读学校正是接纳行为不良、却不至于法律制裁的孩子的特殊机构。

    这些学生或因为违规被正规学校驱逐,或被认为是不能继续在校内就读的类型,工读学校便成为一个介乎于学校和惩戒机构之间的地带。

    在这里学习的日子里,他们不仅需要学习规定的课程,还得接受严格的管教及法制熏陶。

    哪怕犯小错,棍棒教诲也是常态,日子相当艰苦。

    听到这个建议,夫妻二人内心的郁闷难以言表,他们深爱着孩子,实在不愿目睹儿子痛苦挣扎,但又无力拒绝。

    他们清楚这是必要的纠正手段,是另一维度的教导。

    总的来看,不让龚智超入狱相对简单,但他必须进入工读学校接受训练,换个方式修正他的行为。

    夫妻两人都不想让他轻易地躲过这一挑战。

    他们明白,这就触及了陈平安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相较于残酷的工读学校,即便那不算是牢狱,比起社会上给他冠以“不良分子”

    的恶名来说,也强太多了。

    加上夫妻两人对儿子的性格了如指掌,儿子张扬跋扈,放任自流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父母不在,只有爷爷奶奶娇惯他,这种局面令人担忧。

    送去技校由老师监督似乎更加稳妥。

    考虑了所有因素后,夫妻俩的不安心情稍有舒缓。

    无论如何,他们的目标已然实现。

    龚林察觉陈平安的沉寂,尝试探问:“小陈,你还需要别的帮忙吗?”

    陈平安笑道:“不了。”

    “哦……“对于陈平安的爽快,龚林有点意外。

    他原以为会有索偿的企图,毕竟听说在处理那个人的时候,你会大方地索要赔偿,不管是误工费、生活费用,或是赔偿精神损失,都不含糊。

    如今你突然表现出宽容,这让龚林有些迷惑。

    见龚林一脸困惑,陈平安略感奇怪,问道:“龚副师长为何这般惊讶?”

    稍作思索,龚林意识到陈平安似乎并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可能只是出于对军装的尊崇,并不想主动开口提出要求。

    想到这儿,龚林感叹陈平安知分寸、懂得留给自己余地,真是明智。

    龚林选择保持这样的误会并心怀感激即可。

    若陈平安得知龚林的想法这么深入,可能他会说:“这是天意啊,龚同志,虽然我也渴望赔偿,但这身军装的压力使我不得不谨慎。“

    两家人的目光交织后,纷纷起身。

    龚林热情地紧握住陈平安的手:“我们夫妇非常感谢你的大度,如果需要帮助,请随时找我们。”

    说完,龚林递过一张名片给陈平安。

    叶萍眼含热泪,坚定地同陈平安握手,还不忘悄然塞了一张名片。

    接过名片,看着上面仅有的联系方式,虽然看似朴素,实则是难得之物。

    陈平安心照不宣:得到这样低调却又不易的名片,并非易事。

    收纳起名片时,陈平安笑着道:“两位请放心,无需挂怀。”

    言语间带出拒绝的意味,暗示不愿进一步交往。

    你原谅你的儿子,我也收下了名片,最好还是维持一定的距离。

    我已尽力做到极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