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关怀 (第2/3页)
本来他还打算稍加遏制舆论的动向,因为对瘦驴的调查并未揭示大问题,关键是缺乏直接指向犯罪的证据,直接定其罪不容易。
他已经提前告知媒体圈,最近一段时间要尽量避开有关陈平安的话题。
而李芳却突然抛出一篇内容详尽的文章,直接指出症结,令人不得不深思。
头痛地盯着那份报道的名字,田震心想,这姑娘真是个麻烦。
这岂不是有意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压力吗?即便要庇护陈平安,也不宜这样公开讨论啊。
当前陈平安如日中天,备受人民推崇,这么做会不会是为了吸引公众对自家伯父的情绪呢?
苦笑之中,田震决定采取措施。
必须要控制姓于的那个嫌犯,以免事态失控,引起民愤,让上级追问。
于是他对外面大声喊道:“文明,进来一下。”
很快,他的新秘书田文明应声推门进入,礼貌地说:“主任,请指示。”
田震很赞赏田文明,小伙子忠诚可靠,做事谨慎有分寸,不像那个整天咋咋呼呼的小小杨。
小小杨总想显摆自己跟领导关系亲密。
向前一步的田震问:“嗯,纺织二厂近况如何?”
从上次陪同领导探望陈平安之后,田文明就开始密切关注这个厂子。
他知道今天早晨送来了早报,当然对此消息了解得透彻。
田文明理解田震的意图,马上汇报:“九点左右,二厂领导班子开会,武向前主席要求全员参与,制定下一阶段生产计划。”
听到这一答复,田震心头甚是圆圆慰,嘴角勾起笑意:“立即联络公安局局长吴雷鸣,安排警员在九点正名正言顺地逮捕姓于的嫌疑人。
我要证明,在担任多年的副主任期间,于一定有所隐秘之事。”
田震语气间带有一丝不容置疑的严厉。
田文明对领导忽然间的强硬有些笑意,但立刻严肃回应:“我即刻联系吴局长。”
确定田震没有更多的命令后,田文明坚定地离开了会议室。
此时,在纺织二厂的会议室,不到八点五十分,所有主任与副主任已然到位,各司其位。
武向前以主持人的身份稳坐首座,他的副手们整陈划一地列于后方。
毕竟,作为一名人,若丧失公平正义的原则,是难以胜任岗位的。
周剑钢轻轻放下手中的青菜,微笑道:“古人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于老此番落网,全是他咎由自取。
张业田递给周建刚叔叔一根烟,又朝平安明看了看,稍作思考后也将一支塞在他手上,接着说:“听说于老此刻已经被拘捕,案件由局长亲自审讯。
根据可靠情报,抓捕是上级区领导亲自指示的。”
点燃香烟,平安明明确表示:“是执行者的身份,或者刑期长度,并非重点。
我们应该不必过度焦虑,因为日期已近月中旬,工作堆积如山,首先要关注自我本职的事务。”
周剑钢点点头赞同:“平安言之有理,何须忧虑过多,多寻求利益来维持生活,才更为务实。”
张业田却流露出轻蔑之色,瞄了一眼平安明:“叔不可让这小子牵制你。
表面上他不动声色,可心底那份敌意并不会就此平息。
他绝不是泛泛之辈。”
周剑刚闻言微微一笑。
陈平安揉揉鼻子问道:“我真是幸灾乐祸吗?”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是!”
在吴长直接监督下,于某快速坦承其罪行,公安机关迅速行动,搜出大批大黄鱼、珠宝财物,名画数十幅,古玩六十多方,一时间全市震撼。
上级领导严厉处置,于某顿时身处生死攸关境地。
这消息犹如春雷震动二棉纺织厂上方,市民欢呼声一片。
数天时间过得飞快,三个流动板房成功安顿于学校。
老年人们终于有了栖身之处。
同时履行承诺,陈平安走访街道办事处,与张友远协商洽谈并拿回营业执照。
这让张友远兴奋不已,当即同意,并迅速向孙同情汇报喜讯。
孙同情对此项目热情满满,当天下午就带着采访队伍来到街道办事处小学,见到灾民入住临时住所有些欢圆圆,他对腾飞公司生产的活动房屋大加赞扬,演说词充满了对民众生活安置的关注。
在记者们的簇拥下,“陈平安同志“一一接受询问:“我是新民晚报的记者,可否提几个问题……“
“这是城市快报……“
“青年日报……“
“妇女新闻……“
“人间指南的记者……“
一个个麦克风凑过来时,陈平安苦笑满面。
尤其是那位自称“人间指南“的记者,几乎将话筒插入口袋般的询问方式,让他心中暗自发噱:你是想拍《编辑部的故事》吗?你真把自己当作李东宝了?别人问问题还要赔笑。
看看你的这颗光秃脑袋,就连老葛那时都比你多了不少头发。
这形象简直就是中年落发的缩影,光一看就得节制半个月的伙食。
你还想让我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